混沌本源觉醒的能量风暴中,顾衡的身体被撕扯得近乎透明,维度流浪者们用最后的力量在他周围构筑起能量屏障。紫色的混沌能量如同活物般翻涌,将“秩序枷锁”的残骸碾成齑粉,那些蕴含星系毁灭之力的锁链,在本源面前竟如同脆弱的蛛丝。突然,虚空裂开无数道金色缝隙,十二尊手持长矛的秩序守卫从中踏出,他们周身萦绕着让时空凝固的秩序场,长矛所指之处,混沌能量瞬间坍缩成虚无。
“它们是‘源头’的刽子手,每个守卫都承载着一个宇宙的秩序法则。”一位维度流浪者的声音变得断断续续,他的身体正在被秩序场分解成光点,“攻击它们胸前的菱形印记...那是与‘源头’连接的锚点!”顾衡咬牙将暗渊文明武器库中获取的熵灭能量核心与自身融合,手中凝聚出一把燃烧着紫色火焰的巨刃,迎着守卫们的长矛斩去。巨刃与秩序长矛相撞的刹那,空间如同破碎的镜面般层层崩解,双方的能量余波在不同维度间引发连锁反应,一些微型宇宙在震荡中诞生,又迅速湮灭。
林深攥着苏璃留下的芯片,驾驶着千疮百孔的逃生舱抵达暗渊文明的核心星域。这里漂浮着数以万计的巨型金字塔状母舰,每艘母舰表面都流转着暗渊物质特有的幽蓝纹路,它们彼此连接,组成一个覆盖整个星系的神经网络。逃生舱的警报骤然响起,三百架暗渊战机呈锥形编队包抄而来,机翼上的等离子切割器已蓄势待发。林深突然想起终焉密钥能操控暗渊物质的特性,他将密钥插入控制台,整艘逃生舱表面瞬间覆盖上一层液态暗渊装甲,同时向敌机群发射出干扰脉冲。诡异的是,部分战机在接收到脉冲后,竟调转枪口开始攻击友军,原来暗渊文明的战机核心系统,本质上是简化版的暗渊神经网络。
就在林深准备趁机突破防线时,一艘千米长的旗舰从母舰群中驶出,舰首缓缓张开,露出内部停放的特殊战机——那正是苏璃曾驾驶过的型号,只是机身布满暗渊物质结晶。旗舰的通讯频道自动接通,传来的声音让林深浑身血液凝固:“你以为拿到核心坐标就能颠覆一切?”画面中出现的并非苏璃,而是一个披着她面容的暗渊指挥官,“苏璃不过是我们培育的容器,那枚芯片...是送给你的葬礼盒。”话音未落,旗舰发射出一道黑色光束,逃生舱周围的空间开始向内坍缩,形成一个人造黑洞。
叶凛与思维共同体在太阳系边缘的维度裂缝前,发现裂缝深处闪烁着无数金色符文,那些符文以超越人类理解的规律排列,构成了“源头”宇宙的秩序代码。思维共同体将融合后的能量化作探针,小心翼翼地触碰符文,却引发了剧烈的排斥反应。裂缝中伸出无数条银色锁链,将能量探针缠绕绞碎。“这些符文是‘源头’宇宙的防火墙。”一位科学家的意识投影分析道,“除非我们能创造出与之匹敌的混沌代码...”叶凛突然想起顾衡传递的信息,混沌本源或许能打破这种秩序垄断。他决定冒险将数据库中储存的人类艺术、情感数据,与暗渊文明的秩序算法强行融合,创造出一种介于混沌与秩序之间的“模糊代码”。
地球科研中心,熵变号战舰的残骸被改造成“维度观测站”。科学家们通过分析熵变号过载时产生的能量波动,发现了“源头”宇宙的坐标——位于所有已知维度之上的“超维膜”。但想要突破超维膜,需要收集散布在各个维度的“维度锚点”,这些锚点是宇宙诞生时遗留的能量节点,每个都蕴含着打开维度壁垒的力量。一支由人类、觉醒的暗渊生物和维度流浪者组成的联合舰队就此成立,他们的首站目标,是充满液态时间的“流银维度”,那里的时间潮汐中,沉睡着第一枚维度锚点。
在流银维度,联合舰队刚一进入,舰体就开始出现诡异的老化与新生交替现象。船员们发现,这里的时间并非线性流动,而是像水流般冲刷着一切物质。更危险的是,维度中栖息着被称为“时蚀虫”的生物,它们以时间能量为食,所过之处,物质会瞬间经历亿万年的沧桑变化。舰队的护盾在时蚀虫的啃食下,能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舰队指挥官——一位经历过月球之战的老兵,果断下令启动“时间锚定立场”,用舰上的量子计算机模拟出稳定的时间流速区域,暂时抵御住了时蚀虫的攻击。但他们很快发现,第一枚维度锚点被封印在时间风暴的核心,那里的时间流速是外界的百万倍,任何进入的物体都将在瞬间经历无数次生死轮回。
顾衡在与秩序守卫的激战中,发现这些守卫虽然强大,但每次攻击后都会有0.3秒的能量回充间隙。他抓住这个时机,将混沌本源的力量压缩成量子态的能量箭矢,射向守卫们胸前的菱形印记。当第一支箭矢命中时,守卫的身体出现了蛛网状的裂痕,秩序场开始不稳定。但其他守卫立即调整阵型,释放出“秩序囚笼”,将顾衡与混沌本源隔开。囚笼的墙壁由纯粹的秩序能量构成,不断吸收着顾衡的攻击。千钧一发之际,一位维度流浪者牺牲自己,引爆了体内的能量核心,炸开囚笼的一角。顾衡趁机冲出,却看到更可怕的景象——裂缝中走出了“源头”的监察使,这个存在没有具体形态,只是一团不断变换的金色光团,所过之处,混沌本源的能量都被净化成虚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