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云川身形笔挺,不怒自威,他身上那股军人特有的铁血煞气,仿佛连这屋内的暖意都驱散了几分。他并未落座,只是在门口目光如炬地盯着郑清璿,
"总司令?" 郑清璿放下茶杯,眉宇间闪过一丝讶异,旋即恢复了平静,"这大冷天的,您怎么亲自过来了?我还以为您也回家和家人团聚了。"
戚云川撇了撇嘴,并不在意自己是否和家人团聚,“这年谁都能过唯独我们这群当兵的不能过,我想这点郑大人比谁都清楚。”
郑清璿强压下心中的惊疑,脸上挤出一丝笑容:“总司令言重了。将士们为国戍边,劳苦功高,本官自然铭记在心。只是不知总司令深夜造访,可是有什么十万火急的军务?若非如此,这大过年的,也该与家人好好团聚才是。”他这话带着几分客套,也藏着几分试探。
戚云川的目光依旧锐利如刀,仿佛能穿透人心,他冷峻的脸上没有丝毫节日的暖意:“郑大人,本官身为军人也不想搞官场上的那套,就明了直说吧!”
“陆军需要拨款。”
郑清璿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热茶漾出的水汽模糊了他片刻的表情。他抬起眼,看向这位不速之客,语气尽量平和:“拨款?总司令,您这话可真是……开门见山。只是,国家财政自有预算,军费开支早在年初便已审定,各项用度皆有章程。不知总司令此番急需拨款,是何缘故?数目几何?又用在何处?总得有个说法,本官才好向议会和陛下交代不是?”
戚云川倒也不含糊,大步带着风雪走进了屋内。整间屋子也因为戚云川的闯入冷了几分,只见这名陆军总司令在怀里掏了掏,掏出一份明显是他自己用钢笔画的表格,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一个个冰冷的数据。“郑大人,这是我军机枪与清军机枪的差距....”说着戚云川从怀里又掏出一笔沾着他体温的钢笔出来,看来是为了防止钢笔墨水被冻住而特意放在怀里的,“如果只是为了守住江南,那么我军机枪还远远达不到换代的程度,我这里举一个最简单的列子:清军机枪更多是在沙俄与德国购买的马克沁机枪,而我国使用的是比马克沁机枪载弹量多却更加笨重的甲式机枪。”
戚云川用那支带着体温的钢笔在表格上重重地圈了几个数字,语气不容置疑:“笨重,意味着机动性差!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慢一步,就是要命的!如果大人未来的目标是北伐,那我们就需要更加轻便的机枪!”
郑清璿的目光从那张简陋却数据惊人的表格上移开,落回到戚云川那张写满“不容置喙”的脸上。他放下茶杯,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有节奏沉闷的声响,像是心脏一下又一下跳动。郑清璿仔细在脑中想了想才开口:“戚大人需要多少钱?”
戚云川的眼神没有丝毫动摇,声音如同他身后的风雪般冰冷:“至少五十万金明元。这只是初步换装的费用,用以采购和仿制新式轻机枪,以及相应的弹药和人员训练。而且,这笔钱,本官希望能在十五日之内,最迟元宵节前,拨付到陆军账上。兵工厂那边已经有了几个可行的方案,就等米下锅。”
“议会与内阁那边,戚大人通知了吗?”郑清璿找到了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如果陆军真的需要那么戚云川找的第一个应该是议会,毕竟按照法律来说只有议会才具有提案权,现在戚云川直接跨过议会与内阁来找自己这个“独裁者”,是不合理的。
戚云川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几乎看不见的冷笑,仿佛听到了什么不合时宜的笑话:“郑大人,议会?内阁?哼,那些人除了会吵架和拖后腿,还会做什么?等到他们的提案在唾沫星子里滚上几轮,黄花菜都凉透了!战场上的事,分秒必争,哪有时间等他们那些繁文缛节?”
他往前逼近一步,身上带着的风雪寒气似乎更加浓烈,直视着郑清璿的眼睛,语气森然:“再者,郑大人,有些话,跟他们说不明白,也说不通。他们只在乎自己的乌纱帽,在乎那点可怜的选票,谁真正把这大明的江山社稷放在心上?本官来找你,是因为本官相信,郑大人与那些庸碌之辈不同!你我所图,皆是北定中原,光复故土!”
这话几乎是将郑清璿架在了火上烤,也是一种赤裸裸的摊牌。
郑清璿本人是想打回去北边的,但是这话现在还不能说,一个优秀的政治家不会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告诉有求于自己的人,即便这件事有利于国家百姓。要说钱,现在的大明还真不缺钱,但是这笔钱不能乱用。
毕竟新型潜艇与实验航母这些跨时代科研都需要雄厚的资金在背后跟着,再加上现在又在新建空军,郑清璿无法想象要是没有美国的那批黄金在背后撑着大明真的有钱搞这些跨时代科研吗?
郑清璿起身缓步走到门口将门关上随后回身看向了距离自己仅几米远的戚云川笑了笑,“戚总司令,虽然您看不起他们但是该打的报告还是要打的不是?不然陛下怪罪下来,你我都担不起这个责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