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太多,搬运起来劳损人力,就只能在远处地段种植花卉,搭建更多的小桥流水,规划着未来新夫人可能会喜欢的景致。
“荷花池的淤泥要清一清。鱼儿过大的捞出来送去大夫人院宇,养些小鱼,等着新夫人来好散鱼儿欢愉。”桃夭细致地安排着各项事务,声音清脆却又不失威严。
“是,桃夭姑娘。”下人们纷纷应道,迅速按照她的指示行动起来。
“桃夭姐姐,您真威风。”几个跟随她的小丫鬟眼中满是羡慕之色,围在她身边叽叽喳喳地说道。
“你们呀,平日里少些言语,多些历练。不可辜负夫人一番栽培之心。”桃夭微笑着看向她们,语重心长地说道。
她心里清楚,自己的地位虽然在奴婢中是最高的,但时刻都要牢记自己的身份。
身为下人,最忌讳的就是恃宠而骄,狐假虎威,拿着鸡毛当令箭,唯有兢兢业业,才能在这深宅大院中安稳度日 。
三月期满,良辰已至,言府一片喜庆欢腾。
言锦绣身着精心绣制的新嫁娘礼服,一针一线皆倾注着巧匠的心血,绣纹繁复精美,金丝银线在日光下熠熠生辉。
她头戴一顶璀璨华冠,凤钗摇曳,珍珠宝石点缀其间,更衬得她雍容华贵。
身姿婀娜,体态大方,举手投足间尽显大家闺秀风范,由两位陪嫁丫鬟小心翼翼地搀扶左右。
丫鬟们身着翠色罗裙,面容姣好,神色间满是对自家小姐的关切。
一把绘着花鸟鱼虫的蒲扇轻轻遮面,隐隐约约露出她含情目与点绛唇,带着几分娇羞与不舍,移步向前,向堂上双亲告别。
这日,大姑娘言锦绣出嫁皇家,场面之宏大,仪仗之奢华,竟堪比公主出嫁。
只见十里红妆排成长龙,绵延不绝,浩浩荡荡地穿行在南州城内。红色的绸缎随风飘舞,映红了半边天。
抬嫁妆的队伍里,珍奇异宝、绫罗绸缎、精美瓷器琳琅满目,每一件都价值连城。沿途百姓纷纷侧目,交头接耳,无不惊叹。
这言府嫡长女,嫁的可是当今圣上极为看重的皇子,且是未来储君大皇子。
消息传开,众人皆知,从此这商户之家便能凭借这门亲事踏入朝堂,这是何等的荣耀与幸运。
人群中,有人满脸羡慕,感叹言家祖坟冒青烟,一朝得此富贵;
也有人暗自讥笑,觉得商户之女嫁入皇家,终究是高攀,日后怕是会有诸多波折。
但无论如何,今日这场大婚,着实成了南州城内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往后数月,热度都未曾减退。
就在言锦绣风光大嫁的隔日,言府又迎来一件喜事,大公子言南之娶尚书府二姑娘为正妻。这消息传出,又是一阵哗然。
尚书府乃官家名门,即便二姑娘是庶女,下嫁给商户之家,也被众人视为良配。
而言府身为南州首富,富可敌国,平日里就引得各方权贵想要结交。
如今这门亲事一成,言府与尚书府攀上姻亲,言老爷多年来想要在朝堂有所依仗的心愿终于达成。
此后在商道上,言府有了尚书府的人脉关系,更是如虎添翼,诸多事务都变得顺遂起来。
言锦绣出嫁之时,那嫁妆之丰厚令人咋舌,足足装满了上百辆马车。
一箱箱的金银珠宝,一匹匹的顶级绸缎,还有数不清的珍稀古玩、名家字画。
这般富饶的嫁妆,就算是真正的公主出嫁,也未必能够比拟。
城中之人,眼红嫉妒者不在少数。不过好在当下天下太平,四方邦国和谐共处,这些人的嫉妒也不过是一时情绪的宣泄,掀不起什么风浪。
大夫人送走大女儿言锦绣,满心不舍,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回想起女儿的点点滴滴,心中满是牵挂。
好在儿子新妇入门,给这略显伤感的氛围带来一丝慰藉。
新婚第二日一大早,晨曦微露,新妇便已精心梳妆完毕,身着一身端庄得体的正妻服饰,迈着轻盈的步伐来到正厅。
她莲步轻移,姿态优雅,在言老爷和言夫人面前盈盈跪地,双手恭敬地捧着茶盏,声音清脆悦耳:“儿媳,给公公、婆婆请安。”言老爷和言夫人看着眼前乖巧懂事的新妇,欣慰之情溢于言表,脸上满是笑意。
大公子言南之站在一旁,满面春风,英姿俊朗,殷俊潇洒。他看着自己的新婚妻子,眼神中满是宠溺。
言夫人连忙说道:“好好好,这以后,你们要夫唱妇随,一起将言府打理有序。”新妇微微颔首,柔声应道:“儿媳谨遵婆婆教诲。”
大公子终于成亲了,迎娶了新夫人,这消息就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让言府上下都有了截然不同的氛围和概念。
“你说,这新夫人会不会接替大夫人管理中馈啊?”假山后,一个小丫鬟满脸好奇,眼睛睁得溜圆,拉着身旁的同伴小声道。
“那自然是迟早的事情,不过,现在还不到时候,这次刚进门,一切都没熟悉呢。”被问的丫鬟一边小心地张望,一边小声的回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