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欧阳老将军满脸笑容地将凤九渊迎进了屋内。
一进屋子,便有侍者恭敬地奉上了茶。
欧阳老将军和凤九渊相对而坐,开始闲聊起来。
他们的话题十分广泛,从天南地北的奇闻异事,到诗词歌赋、历史典籍,再到儒家经典《四书五经》,无所不包。
这些都是科举考试中常见的内容,也是众多学子们追求功名的必经之路。
哪知道,凤九渊不断熟读那些书,对逍遥游、齐物论,齐民要术这些书籍,都有独特的见解。
一老一幼,相谈甚欢。
欢笑声不断地从房间里传出来。
当年,国公爷还在世的时候,对凤九渊这个国公府的儿郎可是赞不绝口。
然而,凤九渊却并未像其他世家子弟那样,通过世袭、举荐或征辟等传统途径进入仕途。
相反,他选择了与寒门学子一同走那条最为普通的科考之路。
凤九渊从乡试的童生开始,一路过关斩将,接连获得了小三元的佳绩。
此后,更是在科举考试中一路高歌猛进,最终实现了六元及第的壮举。
要知道,这样的成绩可是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才会出现一个的天才啊!
当凤九渊身着状元袍,骑着高头大马游街的时候,整个京城都为他沸腾了。
那一天,京城的大街小巷都充满了对他的赞誉和欢呼声,仿佛整个城市都在为他而欢呼雀跃。
他向所有人证明了,世家子不需要特殊,依旧能够独占鳌头,更是向那些文官证明了,莫欺武将头脑简单。
武将们不仅拥有上阵杀敌的勇猛,
还具备脱下铠甲后成为文臣的才华。
他们既能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为国家开疆拓土,又能在朝堂之上出谋划策,为国家治理出一份力。
然而,正因为他们如此全能,国公府这份荣誉才显得格外沉重,最终导致了凤家的祸事。
此时此刻,欧阳老将军就如同摘下了老国公爷精心呵护的果实一般,心中暗自窃喜。
这个果实象征着国公府的荣耀和地位,而欧阳老将军则毫不费力地将其据为己有,仿佛这一切都是他应得的。
高兴,太高兴了。
人家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
哪知道到了国公爷这里,就是祖父看孙女婿,越看越合心意,
呵呵o(* ̄︶ ̄*)o。
那些年,没少受那老小子的冤枉气,哪知道他引以为傲的少年郎,将要成为他的半个孙子。
嘿嘿!总算是扬眉吐气了。
有点亏的是,那老小子,已经不在了。
要不然,他很乐意看到那个老小子,吹鼻子瞪眼,又奈何不了他的样子。
然而,这样的欢乐氛围却在欧阳元元风风火火地归来时戛然而止。只见她如一阵疾风般疾驰而来,翻身下马的动作迅速而利落,仿佛时间紧迫得容不得丝毫耽搁。
欧阳元元甚至来不及去拴住马绳,便匆匆将缰绳丢向祖父身边的亲卫手中,然后头也不回地大步朝着里面狂奔而去。
她的步伐显得异常急切,仿佛心中有一股无法抑制的焦虑在驱使着她。
显然,欧阳元元对于这门亲事充满了担忧和不安。
她生怕老将军在一时糊涂之下,会轻易地答应这门亲事,从而给她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风风火火的走进去,就开始大喊:“祖父,祖父,你在哪里!”
“祖父....”
“......”
欧阳老将军听到欧阳元元的声音,更是笑到不行。
急切了?
急切就对了。
欧阳老将军看到欧阳元元如此匆忙地赶回来,心中不禁暗想:这孩子莫不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嫁人了?不然怎会如此火急火燎的。
不过,欧阳老将军对欧阳元元的性格再了解不过,这孩子向来豪爽大方,与那些养在深闺的女子截然不同。
她不拘小节,活得肆意洒脱。
欧阳老将军嘴角含笑,转头对凤九渊说道:“九渊啊,你可别介意!”
“这丫头打小就跟着我,被我宠坏了,没个正形。”
“.....”
说罢,他又补充道:“都是因为将军府一直没有当家主母,那些高门贵女的规矩,她一样都没学全。”
“以前,老夫正愁她这样,嫁不出去。”
“也做好了,养她一辈子的打算,到时候再过继几个孩子养着。”
“她就做将军府的姑奶奶。”
“.....”
凤九渊听了,连忙笑着附和道:“老将军言重了,元元这样挺好的。”
“京城的那些女子,哪一个能比得上元元的半分好?”
“老将军将她教导得如此出色,整个京城也就只出了这么一位女将军,这可都是祖父的功劳啊。”
“......”
老将军又是一顿哈哈大笑。
心情美美的,很愉悦。
谁知道,曾经京城那个铁面无私,话不投机半句多,惜字少言的大理寺九卿,竟然会哄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