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的离去,留下的不仅是那一小包珍贵的【药王香种】和改良“烈焰酒”的良方,更是一种看待食材与烹饪的全新视角。姜小勺沉浸在这种“药膳同源”、“君臣佐使”的理念中,开始疯狂试验。
他将孙思邈指点的几味基础药材(茯苓、甘草、陈皮等)视为“引子”,利用菌泥的【协同净化】和【熔炼·改】的精准控温,尝试将它们与不同的酒基、高汤、甚至油脂进行融合,试图创造出各种具有特殊风味和微弱调理效果的“秘制调料”。
这个过程远比想象中复杂。药材的比例、处理的火候、融合的顺序,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不是味道变得苦涩,就是药味过于突兀,盖过了食材本身。
后院里时常飘出古怪的混合气味,引得苏东坡和李白频频侧目。
“小勺啊,你这又是在炼制什么仙丹?”苏轼捏着鼻子,看着一锅冒着诡异气泡的褐色液体,“这气味…颇似老夫当年误服的那剂苦药。”
李白则比较直接:“此物若饮之,恐比剑南烧春更烈三分…入腹后的滋味,怕是难以言表。”
姜小勺自己也熏得够呛,但他乐此不疲。失败了就倒掉重来,偶尔有一两次成功的,那独特的复合香气和融入食材后的惊艳效果,都让他兴奋不已。
在一次次失败中,他对“差意调和”的掌控愈发精细,不再是大开大合的能量灌注,而是如同绣花般的细微引导。三个菌泥残片似乎也适应了这种新的节奏,【后勤·改】负责净化提纯药材,【熔炼·改】精确控制融合温度与时间,【研磨·改】则偶尔负责将某些干性药材研磨成极其细腻的粉末,方便融合。
它们甚至在姜小勺的意念引导下,开始微弱地模仿和记录那些成功的“药融”配方能量波动,虽然还很粗糙,但却是一个可喜的进步。
【…菌泥残片对【调和】概念理解加深…【协同净化】对复合型能量处理效率微弱提升…】 【…获得新状态:【药融初解】(被动)…效果:微弱提升宿主对药材性质的理解及运用能力…】
这个被动状态虽然远不如【酒神之赐】那样立竿见影,却让姜小勺在学习药膳知识时事半功倍,感觉脑子都清醒了不少。
就在姜小勺沉迷于“药融”实验时,现代线的麻烦也悄然而至。
时味居因为其独特的口味和“烈焰系列”的回归,加上之前网红探店的余波,生意愈发红火,门口排队成了常态。这自然引来了更多的关注,其中就包括一直对这块地盘虎视眈眈的“寰宇餐饮”。
这一次,对方没有直接出面,而是玩起了阴的。
先是有几个穿着制服、自称是“食品安全联合检查”的人突然上门,态度倨傲,里里外外查了个底朝天,鸡蛋里挑骨头,不是说卫生死角,就是说食材存放不规范,开出了一张长长的整改通知单,限期完成,否则停业整顿。
姜小勺和赵四忙不迭地应付,赔尽笑脸,心里却明镜似的,这绝对是来找茬的。
还没等他们喘口气,网上又开始出现一些匿名的差评和“爆料”。有说时味居用的都是廉价冷冻肉的,有说看到后院有不明来源的“化学桶”的(估计是看到了菌泥罐子),甚至还有人说吃了之后拉肚子的,说得有鼻子有眼。
虽然大多数熟客不信这一套,但难免会影响一些新客的判断。林薇也看到了这些消息,她凭借记者敏锐的直觉,感觉这事不简单,私下发消息提醒姜小勺:“有人搞你,最近小心点,原料采购和卫生一定把好关。”
姜小勺气得牙痒痒,却又无可奈何。他一边严格按照要求整改(虽然很多要求纯属吹毛求疵),一边让赵四注意收集证据,同时祈祷别再出什么幺蛾子。
然而,怕什么来什么。
这天深夜,姜小勺刚送走最后一位现代食客,正和苏东坡、李白探讨一种新发现的、带有特殊果香的香料(来自孙思邈的种子)该如何入菜,后院那口铁锅毫无征兆地剧烈震动起来!
这一次的波动,不再是张旭的墨色狂放,也不是孙思邈的青色平和,而是一种熟悉的、令人极度不适的阴冷、黏腻、充斥着贪婪与怨毒的能量!
锅底的光涡甚至呈现出一种污浊的、仿佛油渍混合着晦暗血丝的色泽!
【警告!检测到高浓度负面同源能量接近!】 【…连接建立…身份验证:…童贯…(当前状态:极度焦躁/恶意满盈)…】 【…强度远超上次!建议宿主全力戒备!】
“不好!是那阉人!”李白瞬间酒醒,按住了腰间的…呃,空气(他的剑没带过来)。 苏轼也是脸色一变,下意识地后退一步,护住了桌上那盆新发的药王香苗。
姜小勺头皮发麻,心脏狂跳!童贯怎么又来了?而且这次系统的警告如此强烈!
光涡猛地扩张,比上次更加不稳定,边缘甚至闪烁着危险的黑红色电弧!童贯的身影几乎是摔出来的,比上次更加狼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