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院的狼藉和精神的疲惫,如同潮水般淹没了姜小勺。他瘫坐在地,看着依旧沉浸在酒意和美食顿悟中的李白与苏轼,只觉得荒谬又无力。
系统的警告犹在耳边:【标记】已残留,风险仍在。那块击退未知恐怖的东坡肉,仿佛只是一个侥幸的缓兵之计。
“必须…必须尽快提升实力…”姜小勺喘着粗气,挣扎着想要爬起来,却浑身酸软。与菌泥的深度连接和刚才的极限爆发,对他的精神和身体都是巨大的负担。
【后勤·改】似乎感知到他的状态,即便自身光芒黯淡,依旧分出一缕微弱的净化白光,缓缓笼罩住姜小勺,驱散着他体内的疲惫和隐痛。另外两个罐子也努力传递着微弱的支持意念。
感受到菌泥传来的温暖,姜小勺心中一暖。这些小家伙,虽然偶尔闯祸,但关键时刻还是靠得住的伙伴。
他勉强盘膝坐好,闭上眼睛,努力调动【差意调和】,引导着【吴道子壁痕】散发出的宁静【悟道】气息,缓缓修复着受损的精神,同时尝试吸收空气中尚未完全散逸的、属于那块“退魔东坡肉”的微弱【秩序美食】能量。
这个过程缓慢而艰难,但每修复一丝,他对自身力量和“药融”理念的理解就加深一分。那块肉能击退恐怖存在,绝非偶然,其中必然蕴含着某种克制混乱与吞噬的“秩序”真谛。
不知过了多久,当他再次睁开眼睛时,虽然依旧疲惫,但眼神却更加清亮和坚定。他看向那口暂时平静的铁锅,目光凝重。这个“标记”就像悬顶之剑,必须尽快解决。
天色已近黎明。李白不知何时又抱着酒葫芦睡了过去,嘴里还嘟囔着“千金散尽还复来”。苏轼则依旧对着那点残肉渣滓念念有词,拿着根炭笔在地上写写画画,推演着他的“新式东坡肉”配方。
姜小勺苦笑一声,起身开始收拾狼藉的后院。破碎的砂锅,打翻的食材,还有那被未知肢体抓挠留下的、仿佛被强酸腐蚀过的地面痕迹…一切都昭示着昨晚的惊险。
他将这些痕迹小心处理掉,又将昏睡的李白扶到躺椅上盖好毯子。做完这一切,天色已经大亮。
白天营业照旧。经历了昨晚的惊魂一夜,姜小勺反而更加珍惜这平凡而忙碌的日常。周宸那边果然雷厉风行,不仅再没有来找麻烦,反而派人送来了丰厚的“压惊费”和一份正式的道歉函,并表示王经理已被移送司法机关,寰宇集团会全面整顿。
店里的生意依旧红火,“武曌凤爪”和“烈焰系列”依然是招牌,偶尔还有熟客问起昨天那香得异常的肉味是什么新菜,被姜小勺以“试验品”搪塞过去。
林薇也打来了电话,语气兴奋地告诉他,她顺着王经理的线挖出了不少寰宇餐饮内部管理和竞争上的黑料,正在整理成一篇深度报道,绝对能让他们焦头烂额一阵子。姜小勺向她道谢,并隐晦地提醒她注意安全。
一切似乎都在向好发展,但姜小勺心中的那根弦始终紧绷着。他利用一切空闲时间修炼“差意调和”,尝试与菌泥更深层次地沟通,并努力研究那“秩序美食”的奥秘。他将那块东坡肉的配方和感觉反复回味、推演,又尝试做了几次,虽然味道依旧极品,却再也无法重现昨晚那击退邪魔的“神效”。
看来,那种极致的力量,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以及…极端压力的催化。
这天下午,客流稍缓,姜小勺正在琢磨如何利用新获得的【意念标记】能力来监控那个危险的“标记”,后院铁锅再次传来了时空波动。
这一次的波动,带着一种沉郁顿挫、忧国忧民却又暗藏豁达的文人气息,比李白苏轼更加内敛,比刘禹锡多了几分苍凉。
光涡中,一位头戴方巾、身着简朴长衫、面容清瘦、眉宇间带着忧色却目光炯炯的老者,缓步而出。他手中还拿着一卷书稿,似乎正在沉吟推敲。
【…时空连接稳定…欢迎莅临:放翁陆游…(当前状态:忧思国事/借酒遣怀)…】
是陆游!那位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爱国诗人!
陆游走出光涡,看到厨房景象,先是微微一怔,随即叹了口气:“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此间倒是清静,可惜…非吾之土。”语气中带着浓浓的家国之思和漂泊之感。
姜小勺连忙上前行礼:“小子姜小勺,见过放翁先生。此处乃是时味居,一家小食肆,先生若不嫌弃,不妨稍坐,尝些粗茶淡饭。”
苏轼此时也在后院琢磨他的新配方,见到陆游,倒是有些惊喜:“务观兄?不想在此地相逢!”
陆游看到苏轼,也是讶异:“子瞻兄?你怎也在此?”两位跨越时代的文豪竟然在此相遇,倒是颇有一番戏剧性。
姜小勺为二人引见,又简单解释了时味居的“规则”。
陆游听得啧啧称奇,忧思稍减,好奇地打量四周:“竟有如此奇地?也罢,既是子瞻兄也在,便叨扰小友一番。近日心中郁结,正需些酒食宽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