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虚观的晨雾尚未散尽,定脉柱广场上已响起弟子们演练的呼喝声。十二根石柱在晨光中泛着淡金色的光晕,昨夜密探留下的煞气残痕已被彻底净化,只余下青石板上淡淡的符文印记,像是为即将远行的旅人刻下的祝福。
林九玄正在整理行装,通脉玉的金纹在《阴阳图录》上轻轻游走,将秦岭的地形图谱标注得愈发清晰。苏清瑶和王雪姬站在一旁检查灵脉丹,冰火灵力在她们指间流转,为即将到来的长途跋涉做最后的准备。
“林小友留步。” 玄虚道长的声音从回廊传来,他身着八卦道袍,手中托着个古朴的木盒,步履沉稳地走过青石板路。晨光透过他的道袍,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临行前,贫道有两样东西要赠予诸位。”
林九玄停下手中的动作,通脉玉的金纹在看到木盒的瞬间微微发亮:“道长客气了,玉虚脉已相助良多,我们怎好再收馈赠。”
“此非寻常之物,关乎九龙聚首阵的成败。” 玄虚道长将木盒放在石桌上,缓缓打开。盒内铺着暗红色的绒布,中央静静躺着个巴掌大的罗盘,盘面刻着天干地支与八卦符号,指针由整块暖玉雕琢而成,在晨光中泛着温润的光泽,“这是玉虚脉的镇派之宝‘定脉罗盘’,能精准定位十二脉的灵脉节点,还能预警百里内的煞气波动。”
林九玄的通脉玉与罗盘产生强烈共鸣,金纹顺着指尖蔓延至盘面,罗盘指针立刻剧烈跳动,最终稳稳指向秦岭的方向:“好宝贝!” 他能清晰感觉到罗盘传递来的灵脉指引,比《阴阳图录》的标注更加精准,“有了它,我们就能直接找到山鬼脉的核心地脉!”
“不止如此。” 玄虚道长拨动罗盘的刻度,盘面瞬间浮现出九州龙脉的缩略图,十二处光点在图上闪烁,“它能记录已找到的脉系信物波动,当十二处光点全部点亮时,就能自动生成九龙聚首阵的最佳启动坐标。” 他将罗盘郑重地递给林九玄,“风水卫传人,这罗盘该由你执掌。”
林九玄双手接过罗盘,通脉玉的金纹与玉盘完全融合,一股精纯的灵脉气顺着手臂涌入体内:“晚辈定当妥善保管,不负所托。” 他将罗盘收入怀中,与《阴阳图录》贴身存放,“有此宝相助,定能尽快集齐十二脉信物。”
玄虚道长转而看向苏清瑶和王雪姬,拂尘轻挥,两道淡金色的光纹分别落在两人掌心:“苏小友与王小友的双生灵脉潜力无穷,只是尚未完全发挥。” 他指尖在半空划出复杂的符文,“贫道传你们‘冰火同源诀’,此诀能让你们的灵脉突破相克之限,达到相互滋养的境界。”
苏清瑶的真火灵脉与王雪姬的冰魄气在光纹的牵引下相互缠绕,原本泾渭分明的赤白光芒竟开始交融,形成淡淡的金芒:“这功法……” 苏清瑶惊讶地发现,真火不再灼烧冰魄,冰魄也未冻结真火,两股力量如溪流汇海般和谐共生,“灵脉融合度真的提升了!”
“双生灵脉不应相互克制,而应如阴阳相生。” 玄虚道长解释道,“此诀能让你们的合击威力提升三成,灵力消耗降低一半,在秦岭的密林作战尤为重要。” 他看着两人掌心的金芒,“记住,心脉相通方能灵脉相融,危急时刻需以信任为引,方能发挥最大威力。”
王雪姬尝试运转冰魄气,发现灵力流转比之前顺畅许多,甚至能从苏清瑶的真火中汲取微弱的暖意:“多谢道长指点!” 她与苏清瑶对视一眼,同时运转功法,赤白光芒在掌心凝成完美的太极图案,“果然威力倍增!”
此时萧诺正站在定脉柱旁,唤潮玉贴在刻着 “坎” 字的石柱上。蓝色光芒顺着石柱的纹路蔓延,与玉虚观的灵脉气产生奇特的共鸣,她的听潮术透过石柱,竟隐约捕捉到遥远的海龙脉波动:“奇怪……” 她微调螺声,螺音与石柱共鸣,“能感应到蓬莱的气息!”
林九玄等人闻声赶来,只见萧诺的唤潮玉与定脉柱形成淡蓝色的光桥,光桥尽头隐约能看到蓬莱海域的景象:定龙石的金光稳定地盘旋在遗迹上空,但沿海村落的方向却有零星的黑煞闪烁,“是海眼部的残余势力!” 萧诺的声音带着担忧,“他们虽然不敢再攻遗迹,却在骚扰沿海的渔民!”
通脉玉的金纹立刻注入石柱,林九玄透过定脉罗盘看到更清晰的画面:数十艘小渔船在近海被黑帆快艇追击,渔民们的渔网被煞气腐蚀,挣扎着向海岸线逃窜,“定龙石很稳定,但渔民们危在旦夕。” 他握紧罗盘,指针在秦岭与蓬莱之间剧烈摇摆,“两处都需要支援。”
玄虚道长沉吟片刻,拂尘指向东方:“秦岭山鬼脉关乎土脉信物,绝不能有失;但蓬莱沿海的百姓是我们的根基,也不能置之不理。” 他看向众人,“依贫道之见,不妨兵分两路。”
“我带清瑶和雪姬去秦岭。” 林九玄立刻做出决定,通脉玉的金纹锁定秦岭方向,“有定脉罗盘和冰火同源诀,我们能尽快支援山鬼脉。” 他看向鬼手和萧诺,“鬼手擅长近战煞气,萧诺的听潮术能控海,你们二人回援蓬莱最合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