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林宇一同踏入天玺中心的黄天以及分管市场营销以及融资的常务副总唐玖,两人坐在总经办小会议室中,静静地等待着白致远的到来。
会议室面积不大,却布置得极为精致。深色的实木会议桌散发着醇厚的木香,搭配柔软舒适的皮质座椅,墙上挂着几幅抽象艺术画,那些扭曲的线条、斑斓的色彩仿佛在诉说着某种难以言喻的故事,为整个会议室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艺术气息。
桌上摆放着笔记本电脑,锃亮的录音笔安静地躺在一旁,随时准备记录下会议的每一个细节。一旁的张望舒,身姿笔挺如松,神色专注而严肃。作为行政人事部的经理,这位白致远从总部带来的嫡系,全身心地准备记录这场看似普通的高层小晨会。
黄天和唐玖虽表面上镇定自若,坐姿端正,可内心却如同被猫抓挠一般,无聊之感油然而生。然而,看着对面正襟危坐的张望舒,两人心里都清楚,在这种级别的会议中,每一句话都可能像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产生难以预估的重大影响,因此谁也不敢贸然开口闲聊,只能默默地将这份无聊压抑在心底。
白致远,这位从基层市场一步一个脚印打拼上来的公司元老,堪称昆仑集团第一批实干家中的杰出代表。他的管理风格与霍思礼那种偏好听汇报的方式截然不同,对召开全员大会或者管理层扩大会议向来兴致缺缺。在他的观念里,真正能够推动问题解决、促使业务发展的,往往是会议桌下那些私下的、深入的沟通与交流。
在全员会议上,大家所分享的信息,至多只能算得上是秘密级别的内容,甚至很多都是公开消息,很难触及到问题的核心与关键。而且,每个部门依次汇报工作,就算每个部门经理仅花费五分钟,十个部门加起来就是五十分钟,再加上两位副总以及他自己点评工作、安排后续任务,一上午的宝贵时间就会在这种冗长的流程中被白白耗费,最终什么实质性的工作都无法开展。
白致远主持的高管小晨会甚至管理扩大会议,向来以简洁高效而闻名。每次开会,他总是几句话便能直奔主题,会议日程紧凑而明快,绝没有一丝拖泥带水,坚决不搞那些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之所以不采用线上会议,是因为许多讨论内容涉及公司的敏感信息,这些信息一旦泄露,可能会给公司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所以,为了确保信息的绝对安全,绝不能留痕或外传,线下的面对面会议便成为了最佳选择。
很快,白致远迈着沉稳有力的步伐走进会议室。他径直走向主位,没有与唐玖、黄天过多寒暄客套,直接坐下,然后开门见山地说道:“节前会议二位没有参加,不过我让张经理把会议纪要都转发给你们了。看完之后,你们有什么看法?” 他双手交叉放在桌上,上身微微前倾,目光如炬,依次扫过唐玖和黄天,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审视,仿佛在等待着他们给出一个能让他满意的答案。
在这场三人会议中,唐玖身为常务副总经理,从职级顺位上来说,要高于副总经理黄天。所以,按照惯例与顺序,发言的重任自然而然地首先落在了黄天肩上。
黄天察觉到众人的目光聚焦在自己身上,微微坐直身子,刻意调整了一下坐姿,让自己看起来更加精神饱满。他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业绩下滑,我负责的项目部难辞其咎。尽管我们在项目运作过程中全力以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但最终仍未达到理想指标,这确实是我们努力后的结果。我们深知这样的结果是没办法向公司和股东们交代的,经过纪检部门的独立调查,我也核实过,所有数据真实可靠,没有丝毫水分。我们在调查与运转过程中发现,更大的问题出在项目立项以及投资决策环节。在项目立项阶段,对市场的调研不够深入,对潜在风险的评估存在严重不足;投资决策时,过于追求短期利益,忽视了长期发展的稳定性。所以,我的建议是对所有项目进行详细盘查,组建专业的评估团队,对每个项目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对于还有机会盘活的项目,我们要集中公司的优势资源,全力挽救;若已无回天之力,那就长痛不如短痛,果断抛售,以免砸在我们昆仑手中,造成更大损失。毕竟,我们不能让这些不良资产像蛀虫一样,持续侵蚀公司的根基。”
黄天一边说着,一边用眼角的余光密切观察着白致远和唐玖的表情。他内心十分清楚,自己所指出的问题,在座的三人都心知肚明,只是以往大家都选择了沉默,没有人愿意在会议上如此直白地挑明。而今日自己这般直言,主要是因为他已得知林宇在荣城的所作所为。他心里明白,林宇再优秀也不过是一个刚毕业的年轻人,绝不可能凭借一己之力有如此大的作为,背后必定有强大的力量在支持。可这股力量究竟来自何处,是公司内部的某个神秘势力,还是外部的合作伙伴?他还不得而知,这种未知让他既感到好奇,又隐隐有些不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