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之夜,皇宫内外灯火璀璨,恍如白昼。巍峨的宫殿群在无数宫灯的映照下,褪去了平日的庄严肃穆,披上了一层华丽而喜庆的光晕。汉白玉的阶陛上,积雪早已被清扫一空,铺上了厚厚的红毡。文武百官、宗室亲贵、各国使臣及其家眷,皆身着隆重的礼服,按照品级次序,鱼贯步入举行宫宴的太极殿。
丝竹管弦之声悠扬悦耳,身着彩衣的宫娥穿梭其间,奉上美酒佳肴。殿内暖意融融,香气馥郁,一派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象。
皇帝皇甫明璋高踞御座之上,身着明黄色龙袍,头戴十二旒冕冠,威仪天成。皇后与林贵妃分坐两侧,贤妃及其他高位妃嫔依次列坐。太子、三皇子、七皇子等诸位皇子则位于御座下首左侧,右侧则是以梁胤、沈墨言等为首的重臣。
梁岁岁随着父母兄长一同入席,她的位置安排在女眷区域较为靠前的地方,与卫家、苏家的女眷相邻。她今日穿着一身湖水绿的宫装,裙摆上用银线绣着细密的缠枝莲纹,外罩一件雪狐裘的斗篷,既不失礼制,又衬得她肤光胜雪,清丽绝伦。她神色平静,眸光澹澹地扫过殿内众人,将各方反应尽收眼底。
她能感觉到,自她踏入殿门的那一刻起,便有无数道或明或暗的视线落在了自己身上。有好奇,有探究,有嫉妒,亦有隐藏得极深的审视。南诏使团所在的席位,拓跋月与拓跋峰的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片刻,平静无波,看不出喜怒。西夜尉迟勐则是冷冷一瞥,便移开了视线,但那瞬间的阴鸷并未逃过梁岁岁的感知。
太子皇甫琛与三皇子皇甫珏自然也注意到了她。太子神色温和,遥遥举杯示意,一派储君风范。三皇子则笑容热络,只是那笑意未达眼底。而坐在皇子席位中的皇甫凛,自始至终都未曾看向她这边,只是偶尔与身旁的萧煜低语几句,面色冷峻如常。
“岁岁,你今日气色真好。”身旁的卫家表姐卫瑶低声笑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与有荣焉。
梁岁岁回以浅笑,正要说话,却察觉到一道格外不同的目光。她微微侧首,只见对面女眷席位上,一位身着杏黄宫装、气质婉约沉静的少女正看着她,见她望来,并不躲闪,而是微笑着颔首致意。梁岁岁认得,那是皇后的侄女谢萦。而在谢萦不远处,另一位身着浅粉衣裙,容貌娇美、我见犹怜的女子,也正用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悄悄打量着她,正是贤妃的侄女柳烟如。
梁岁岁心中了然,这两位,恐怕就是皇后与贤妃为太子和三皇子选定的正妃人选了。她平静地收回目光,仿佛未曾察觉那温和笑容与柔弱眼神下潜藏的机锋。
宫宴按部就班地进行着,觥筹交错,歌舞升平。皇帝心情颇佳,接受了百官和使臣的朝贺,对南诏、西夜新任使臣也并未过多为难,只是言语间依旧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拓跋月与尉迟勐皆表现得十分恭顺,应对得体。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气氛愈发热烈。按照惯例,此时会有宗室子弟或世家千金上前献艺,以助酒兴。
果然,不久后,便有一位郡王之子舞了一套剑法,虽算不上顶尖,却也虎虎生风,赢得一片喝彩。接着,又有几位贵女或弹琴,或作画,各展才艺。
就在这时,柳烟如款款起身,走到御前,柔柔弱弱地行了一礼,声音娇脆:“陛下,皇后娘娘,贵妃娘娘,臣女柳烟如,不才,愿献舞一曲,为宫宴助兴,恭祝陛下万寿无疆,云煌国泰民安。”
贤妃立刻笑着对皇帝道:“陛下,烟如这孩子,舞技尚可,倒是有一片孝心。”
皇帝点了点头:“准。”
柳烟如盈盈一拜,退至殿中空地。乐声起,她翩然起舞,身姿柔美,裙裾飞扬,如同一朵在风中摇曳的粉荷。她的舞姿极尽柔媚之态,眼波流转间,带着若有若无的情意,不时飘向三皇子皇甫珏的方向,引得不少年轻公子瞩目,也让贤妃面露得色。
一舞毕,掌声四起。柳烟如脸颊微红,气息微喘,更添几分娇怯,谢恩后柔顺地退回座位。
紧接着,谢萦也站了起来,她步履从容,行至御前,仪态万方:“陛下,娘娘,臣女谢萦,愿抚琴一曲,以娱圣听。”
皇后微笑着向皇帝介绍:“陛下,萦儿于琴道颇有心得。”
皇帝颔首:“早有耳闻,谢家才女,今日便一饱耳福。”
谢萦端坐于早已备好的琴桌前,玉指轻拨,清越的琴音顿时流淌而出。她弹的是一曲《鹤鸣九皋》,音色空灵澄澈,意境高远,时而如鹤唳长空,时而如清泉石上流,显示出极其深厚的功底和对曲意的透彻理解。与柳烟如的柔媚取悦不同,谢萦的琴音更显端庄大气,自带一股清贵之气,令人心旷神怡。
琴音落,殿内静默一瞬,随即爆发出更为热烈的掌声。皇帝亦抚掌称赞:“好!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谢爱卿,你养了个好女儿啊!”谢太傅连忙起身谦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