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余波,比战争本身更加漫长,也更加沉重。
曾经光华万丈、炮火连天的决战星域,此刻只剩下无边的死寂。巨大的星舰残骸如同冰冷的墓碑,无声地漂浮在虚空中,一些碎片上还残留着能量过载的焦痕和法则侵蚀的诡异纹路。那片曾经笼罩一切的吞噬者核心阴影已然消散,只留下一些黯淡的、失去活性的碎片,如同宇宙的疮疤。幸存的联盟舰船零星地散布其间,引擎的光芒微弱,像是疲惫喘息的眼睛。
初步的战损统计报告,每一个字都浸透着鲜血。联盟超过六成的军事力量葬送于此,无数熟悉的番号成为了历史。司徒寒长老为维持“北辰”熔炉最终一击后不彻底崩溃,神魂与熔炉核心强行融合,陷入近乎永恒的沉眠;石震山团长驾驭着近乎解体的“长城号”撞向吞噬者核心,为端木云创造最后的机会,至今下落不明,大概率已与堡垒共存亡;东海沧澜居士、多位南疆酋长、西漠高僧……太多闪耀的名字,永远黯淡了下去。三座星核熔炉,“北辰”彻底碎裂,“守望”能量核心湮灭,仅剩“启明”炉体相对完整,但核心符文损坏严重,如同一座沉默的纪念碑。而那曾象征着联盟辉煌与力量的“长城号”,如今只剩下扭曲的龙骨和遍体鳞伤的残骸,漂浮在战场中央。
胜利了吗?是的,他们守住了家园,驱逐了灭世的威胁。但幸存的将士们脸上,却看不到多少喜悦,只有刻骨的疲惫、失去战友的悲痛,以及面对满目疮痍的茫然。欢呼被沉默取代,泪水在无重力的虚空中凝结成冰晶。
**群龙无首,百废待兴。**
端木云失踪,核心层伤亡殆尽,联盟面临着立以来最严峻的考验。内部,哀兵之下,暗流涌动,资源分配、权力真空都可能引发新的矛盾;外部,虽然吞噬者主力被灭,但星海广袤,难保没有其他威胁,或是吞噬者残留的零星部队。
就在这风雨飘摇之际,一个身影站了出来。是青藤。他失去了亦师亦友的端木云,失去了许多并肩作战的木族同胞,他翠绿的眼眸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悲伤,但更多的是一种从生命本源中迸发出的坚韧。他凭借着在最终战役中协调各方、支撑战线的卓越表现,凭借木族在联盟中的特殊地位和与各族的良好关系,更凭借着端木云失踪前,通过灵网传递给他的那道简短却无比沉重的神念——“稳住……等我回来”,他扛起了这份责任。
“诸位,”青藤的声音通过残存的灵网节点,传达到每一个幸存者耳中,平静却带着抚慰人心的力量,“我们失去了太多,悲伤是权利,但沉沦是背叛。牺牲者们用生命换来的星空,需要我们亲手去擦拭,去重建。搜救尚未结束,希望犹存!烈士需要安息,生者需要秩序!我,青藤,在此恳请诸位,暂息悲痛,凝聚余力,为了逝者,也为了我们自己,守住这来之不易的……明天!”
没有激昂的口号,只有朴素的道理和真诚的恳求。幸存下来的将领、官员、修士们,看着这个往日温和的木族青年眼中那不容置疑的坚定,纷纷收敛悲声,开始按照他的指令行动起来。搜救队如同星尘,洒向广袤的战场废墟;后勤部门开始清点残存的物资,建立临时的救治点和供给站;还能运转的舰船被重新编组,执行巡逻和警戒任务。
**就在联盟最艰难的时刻,希望从星海彼端回归。**
几年前派出的“火种”舰队,在接收到母星域传来的、断断续续却宣告胜利的微弱信号后,其中由一位原冰焰阁副阁主率领的“归乡”舰队,毅然踏上了归途。他们穿越星门归来,带来的不仅是他们在新星域发现的一些稀有矿物和改良的技术,更是那跨越星海也未曾熄灭的、对故乡的眷恋与信念。他们的归来,像一束强光,驱散了笼罩在幸存者心头的部分阴霾,证明了文明的火种,已然在更广阔的天地间播撒,并且,心系根源。
**清理废墟的过程,是一次次心灵的撞击。**
在“长城号”扭曲的舰桥残骸中,救援队发现了至死仍坚守岗位的指挥团队遗体,他们保持着最后的战斗姿态。在一个几乎被压扁的引擎舱内,却奇迹般地找到了数十名因紧急密封而幸存下来的工程师,他们被困多日,靠着一小片应急生态园维持着生命。每一次发现烈士的遗体,都引来无声的哀悼;每一次救出幸存者,都带来短暂的欢呼。同时,技术团队也从废墟中挖掘出了一些宝贵的东西:部分虽破损但结构尚存的熔炉能量导管、记录着最终战役部分数据和熔炉超载瞬间参数的研究黑匣子、甚至是从吞噬者核心碎片上剥离下来的、可供研究的奇异物质……这些,都成为了未来重建的珍贵基石。
**凌风剑修的苏醒,是另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他被从几乎破碎的剑修突击舰残骸中救出时,心脉俱碎,剑心蒙尘,所有人都以为这位强大的剑修将就此陨落。但在青藤不惜耗费本命生命源液,联合木族众长老布下“万灵复苏大阵”的全力救治下,他竟奇迹般地保住了性命,并在沉睡数月后,悠悠转醒。醒来后的凌风,气息变得更加内敛,眼神却更加锐利。他失去了本命佩剑,却在生死边缘,于识海中重新凝聚了一道更加纯粹、更加无形的“心剑”。他因战友的牺牲而悲痛,但这悲痛化作了更坚定的守护意志。他的存在,本身就成为了一面旗帜,象征着联盟武力的脊梁未曾折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