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课程结束,悠扬的钟声回荡在学府各处,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叠叠的喧闹涟漪。
学子们如同潮水般从各个讲堂涌出,谈笑声、讨论声、相约去膳堂或演武场的邀约声不绝于耳。
三秋伸了个懒腰,骨节发出一阵轻微的脆响,缓解了久坐的疲惫。他侧过头,目光极其自然地穿过熙攘的人群,精准地落在了前方不远处那抹月白色的清丽身影上。
符玄正微微低着头,一边步履平稳地走着,一边翻看着手中一枚记录着课堂要点的玉简,粉色的发丝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额间那点金痕在透过廊柱的夕阳光辉下,流转着淡淡的光泽,神情专注而清冷,仿佛周遭的喧嚣都与她无关。
三秋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并未立刻上前,只是不紧不慢地跟在人流中,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目光却如同最忠诚的护卫,始终萦绕在她周身。
偶尔有相熟的同学与他打招呼,他也只是懒洋洋地颔首回应,注意力却从未真正离开。
直到人流在岔路口逐渐分流,周围变得稍稍安静些,三秋才加快几步,与她并肩而行。
“喂,太卜大人,”他开口,声音带着一丝刚睡醒般的慵懒调笑,“下午那堂《星槎动力核心初解》,博士讲的那个‘曲率泡’稳定性模型,你怎么看?我觉得他预设的灵能输出冗余值太保守了,若是遇到突发性空间乱流,恐怕…”
他抛出了一个学术问题,语气却轻松得像是在讨论天气。
符玄的脚步未停,目光依旧落在玉简上,闻言只是极淡地应了一声:“嗯。保守了至少百分之十五。若采用‘双涡流并联灵能注入’而非传统的‘单核饱和式’,稳定性可提升两成,瞬时过载能力也能增加半成左右,但会对核心材料的耐疲劳度提出更高要求。”
她语速平稳,观点犀利,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关键,甚至给出了更优的解决方案和其代价,显然早已深思熟虑。
三秋眼中闪过赞赏的光芒,他就知道,这种问题永远难不倒她。他顺势接过话头:“材料不是问题,朱明工造司最新批次的‘星纹钢’应该能达标。关键是操控者的神识强度能否跟上双涡流的瞬时变化,这对…”
两人就这样一边并肩走着,一边极其自然地探讨着艰深的学术问题,语速飞快,观点碰撞,偶尔争执,却又能在下一秒迅速达成共识。
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和谐又充满张力的画面。周围路过的学子纷纷投来或羡慕或敬佩的目光,却无人敢上前打扰这“仙舟双星”之间旁人难以插足的思维交锋。
行至藏书阁前,关于“曲率泡”的讨论刚好告一段落。
“…所以,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实战模拟数据上。”符玄最后总结道,终于从玉简上抬起头,金瞳看向三秋,带着一丝学术探讨时的锐利光芒。
“正合我意。”三秋挑眉,“我记得藏书阁三层东侧,有关于历代星槎试飞数据的孤本记录,或许能找到支持我们推论的旁证。”
两人相视一眼,默契地同时转身,步入了安静而充满书卷气息的藏书阁。
相较于楼下的热闹,三层显得格外幽静。高大的书架如同沉默的巨人矗立其间,空气中弥漫着陈旧书卷、灵墨与淡淡檀香混合的特殊气息。夕阳透过高窗,投下一道道倾斜的光柱,无数微尘在光柱中缓缓飞舞。
他们很快找到了那片存放星槎数据的区域。书架极高,需要借助旁边移动的木梯才能取到高处的卷宗。
三秋主动攀上木梯,根据符玄在下方指示的编号,寻找着特定的卷轴。符玄则站在下方,仰头看着他,时不时给出更精确的位置提示。
“左移半尺…对,再上面一格…嗯,第七卷,墨绿色封皮的那个。”
“找到了。”三秋抽出那卷颇为沉重的皮纸卷轴,低头,正好对上符玄仰起的脸庞。
夕晖恰好透过窗棂,温柔地洒落在她脸上,为她白皙的肌肤镀上一层暖金色的光晕,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淡淡的阴影,那双总是冷静睿智的金瞳,此刻在光线下显得清澈而专注,倒映着他的身影。
三秋的心跳,猝不及防地漏跳了一拍。握着卷轴的手,微微收紧。
符玄似乎也察觉到了他目光的变化,那目光不再是探讨学术时的锐利,而是带上了一种她逐渐熟悉的、更深沉的、带着温度的东西。她的心跳也莫名加速了几分,下意识地想要移开视线,却像是被定住一般。
木梯上的三秋,喉结微微滚动了一下。他缓缓低下头,朝着她靠近。
符玄的身体微微绷紧,金瞳中闪过一丝慌乱,却没有后退。她能感受到他逐渐靠近的呼吸,带着他身上特有的、清冽如霜雪的气息,混合着淡淡的阳光味道。
周围安静得能听到彼此的心跳声,以及书页深处细微的灵流波动。
他的唇,最终并没有落在她的唇上,而是在距离她额头仅一寸的地方停住了。温热的呼吸拂过她的肌肤,带来一阵细微的战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