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门任务殿内略显嘈杂,数十名身着统一月白道袍的炼气期弟子,正围在几面巨大的任务玉璧前。
玉璧由整块温润的青玉雕成,上面流转着金色的符文,不断刷新着密密麻麻的任务条目。今日新发布的条目格外醒目,闪烁着淡淡的银辉:
【丙级宗门任务:凡尘寻缘】
内容: 遣弟子若干,分赴大梁、南诏、西凉三处凡俗国度,寻访身具灵根、心性尚可之未启慧者,引其入门。
时限:三月。
要求: 炼气后期,通晓基础相面、望气之术,需携带宗门制式“照灵镜”及“引缘符”。
酬劳: 视引荐者资质及最终入门情况,赐下品灵石十至五十枚,贡献点若干。
————
窗外的阳光透过“万卷阁”古朴的雕花木窗,在布满岁月痕迹的青砖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五月的午后,窗外庭院里的古槐树沙沙作响,空气中飘荡着淡淡的花香与若有若无的墨香。
“林默,闭阁时辰到了。”万卷阁管事王嬷嬷的声音从远处传来,林默这才惊觉窗外已是暮色四合。他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肩膀,开始收拾桌上散落的笔墨纸砚和几卷厚重的竹简。
“可需老身帮手?”林默抬头,看见王嬷嬷站在过道里,手里拿着串黄铜钥匙。
“劳烦嬷嬷挂心,小子这便好。”林默快速将书卷归入书匣,突然想起什么,“对了,嬷嬷可知《嘉靖通州志》置于何处?阁册记载尚存,小子今日遍寻乙区而未得。”
王嬷嬷:“《嘉靖通州志》啊…当在甲区‘珍异阁’丁字架下层。然此书乃孤本,纸脆墨洇,阁规所定,非经特许,不得借阅。”
看着林默失落的神情,王嬷嬷沉吟片刻:“你若急用,明晨卯时来寻我,老身或可为你通禀阁主,求个特许。”
“多谢嬷嬷!”林默眼睛一亮,随即又有些踌躇,“只是明日休沐,恐扰嬷嬷清静?”
“不妨事。”王嬷嬷摆摆手,“老身惯常早起。卯时三刻,莫要误了时辰。”
就在这时,一阵清冽如高山雪松、又带着晨露般生机的气息飘入他的鼻端。
“嬷嬷,阁中可是新添了清心香?”林默随口问道。
“嗯?”王嬷嬷一脸茫然,“不曾啊,万卷阁忌用香料,恐损典籍。”
“林默?”王嬷嬷的声音忽然变得有些缥缈,“你面色怎如此苍白?可是身子不适?”
林默的视线恍惚了一瞬。当他重新凝神,赫然看见丁字书架前站着一个身影——一个身着月白道袍、身姿挺拔的青年。
他正从书架下层取出一卷古旧的玉轴书简,动作轻灵优雅,如同拈花拂柳。
“嬷嬷,那位道长…”林默指向青年,却发现王嬷嬷的神情更加困惑。
“哪位?老身并未见人。”
林默猛地转头,青年依然在那里,甚至似乎感应到了他的注视,缓缓转过身来。
“我名郑辊,缘法已至。”郑辊将玉简递向林默,“拿去吧,。”
“啊!”林默痛哼一声,猛地缩手,玉简“啪嗒”一声掉在地上。当他再抬头时,眼前空空如也,唯有那玉简静静躺在地上。
“林默!”王嬷嬷的声音带着惊疑在耳边炸响,“你对着空处作甚?魔怔了不成?”
林默眨了眨眼,冷汗已浸湿内衫:“您…您没看见方才那位穿月白道袍的仙长?”
王嬷嬷的神情从困惑变成了凝重:“从方才起你便气色有异,可是读书过耗,伤了心神?此地除了你我二人,哪还有旁人?”
————
王晴猛地睁开眼睛,胸口传来一阵灼热的刺痛。窗外清冷的月光透过纸窗缝隙,在陋室坑洼的泥土地面上投下一道惨白的光痕,梆子声隐约传来,已是三更时分。
王晴她伸手摸向脖颈间的古玉,指尖刚触到玉面就本能地缩了回来——那枚温润的玉石此刻烫得像块烙铁。
“嘶…”王晴倒抽一口冷气,咬牙扯下红绳。
陋室狭窄,仅容一床一桌一凳,王晴是这清河镇上的独居绣娘,年近三十,靠着替人缝补刺绣勉强糊口。
白日里在镇上的“墨香阁”帮工整理古籍旧书,是王晴难得的、能接触那些不属于她这个阶层的“文字世界”的机会。
王晴轻手轻脚地下床,将发烫的古玉小心放入案头一个粗陶碗中,又舀了小半瓢水倒进去。
清水接触到玉石的瞬间腾起一缕细小的白雾,碗中传来细微的“滋滋”声。
做完这一切,王晴扶着桌沿喘息,突然发觉自己的呼吸节奏变得异常缓慢悠长。
一阵天旋地转的眩晕感猛然袭来——
王晴霍然清醒,只见一位身着月白道袍的道人,正盘膝悬浮于离地三尺之处。
道人穿着青云门制式的月白道袍,他的眼神极为明亮,如同寒潭映月,深处却藏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与一丝急切。
“仙人?您为何入我家中…”王晴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