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丝近乎荒谬的明悟闪过:‘虽然早已推演出这具躯壳的潜力……但没想到,承载着同一个意识,它对前世思维模式的本能亲和与响应速度,竟似乎比本尊那具千锤百炼的肉身还要贴近!这感觉……像是硬件终于完美匹配了软件?’
但这缕洞悉本源的思绪,被他强大的意志力瞬间锁死在识海最底层。
外在,他依旧是那个资质驽钝、灵力微薄、被这仙家气象吓得魂不附体的炼气一层散修,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和神态,都在完美复刻着一个底层修士面对通天伟力时应有的极限惶恐与卑微。
香燃了十分之一,成林才仿佛“鼓起莫大的勇气”,笨拙地伸出双手,掐了一个歪歪扭扭、毫无美感的引气诀。
聚灵石髓的灵气流涌来,成林“手忙脚乱”地引导,灵气入体的过程显得异常“滞涩”和“艰难”,仿佛经脉淤塞不堪。
额角很快渗出细密的汗珠,脸色也憋得有些发红,引气效率看起来低得可怜,周身灵力波动微弱得几乎难以察觉。
周围甚至有人投来一丝不易察觉的鄙夷。
‘流速压制…能量转化效率限制在炼气一层下游水平…模拟灵力运转滞涩感…经脉“阻塞”反馈…’ 成林心中精密计算着,将磅礴的筑基期灵识和对灵力的深层理解,完美地伪装成这具“虚弱”躯壳应有的笨拙。
当成林终于“艰难”地凝聚出一丝微弱得如同风中蛛丝的灵力,准备注入符盘时,动作更是“笨拙”得让人揪心。那丝灵力颤颤巍巍,如同醉酒般摇晃着,靠近符盘上一条正在急速蜿蜒变化的蓝色纹路。
就在即将接触的瞬间,那纹路如同活蛇般猛地一个急转!
成林“惊慌失措”,手指猛地一抖!
那丝微弱到极致的灵力流,竟如同被无形的线牵引着,险之又险地、分毫不差地“滑”入了急转后纹路的新起点!
位置之精准,时机之巧妙,仿佛是计算好的,却又充满了“运气”和“慌乱”的偶然感。
接下来的过程,成林的表现堪称“平庸”与“挣扎”的教科书。他的灵力丝线亮度是殿内最微弱的之一,在那些流淌变幻、精妙复杂的蓝色灵纹迷宫中“缓慢爬行”,如同蜗牛攀岩。
双手紧张地维持着掐诀姿势,指节因为“用力过度”而发白,身体随着“艰难”的操控而微微颤抖,额头的汗水从未干过,仿佛随时会支撑不住灵力溃散。
点亮纹路的速度是殿内最慢的之一,范围扩展得如同蜗牛爬行,远远落后于他人。
遇到纹路突然交汇、变细、或陡然加速时,他往往要“手忙脚乱”地“犹豫”片刻,灵力流才会“笨拙”地做出反应——或勉强分流,过程生涩;或努力凝缩,显得吃力;
甚至偶尔会“失控”地偏离一丝,又在他“惊慌”的调整下“幸运”地落回正轨。整个过程毫无流畅美感可言,充满了“磕磕绊绊”和“惊险”的即视感。
然而,那悬浮于符盘上方的测灵水镜,却映照出截然不同的内在景象:
点亮范围极其缓慢地增长,最终停留在 15%。
操控精度乙上!
镜面显示,尽管过程“笨拙”、“惊险”,灵力流亮度微弱,但它循迹的路径误差极小!
每一次“磕绊”后的调整,都精准地落回了正确路径的核心。
那看似“幸运”的回归,在水镜的精密记录下,呈现出一种超乎寻常的路径纠偏效率。
虽然达不到甲等,但其在如此微弱灵力、动态变化下的精准度,远超其表面修为和“笨拙”表现应有的水平。
灵力稳定性: 9! 接近满分!
镜面显示的灵力波动曲线,是一条近乎完美的、低振幅的水平线!
无论成林的动作如何“颤抖”、“艰难”,无论灵纹如何变化冲击,他输出的那丝微弱灵气,其强度、频率都稳定得可怕,如同被焊死在某个基准点上,没有丝毫起伏、逸散或中断!
这与他外在的“艰难维持”、“随时崩溃”形成了极其诡异、难以解释的反差。
当最后一缕香灰落下,“停!”字如同冰珠砸落玉盘。
成林如蒙大赦般长长舒了一口气,整个人“虚脱”地晃了一下,脸色苍白如纸,仿佛耗尽了所有心力与神魂。
收回掐诀的双手,指尖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着。
悬浮于试炼殿中央的综合评分光柱,此刻正映照着成林的最终结果:
它低矮得近乎匍匐在地,色泽是浑浊不堪的灰暗,毫无半分灵力应有的莹润光泽,静静地杵在光柱群的最边缘角落,如同沉在河底淤泥中最不起眼、被水流磨平了所有棱角的鹅卵石——这正是他精心操控、力求达到的“平庸”极致。
女执事冰冷得不带一丝温度的声音,如同寒泉滴落石面,在寂静的大殿中有节奏地响起,清晰而机械地宣读着玉圭上投射出的名次:
“魁首,林默。”
“令狐辰,第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