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理的语调依旧平稳,但陈荷却似乎能从这平稳之下,感受到一种默许与交付。
接过玉简,指尖温热,陈荷看着陈理转身再次面向那面推演玉璧的背影,将那句“量己心,莫偏莫倚”又在心中默念了一遍。
哥哥的境界,或许早已将深沉的情感炼入了绝对的理性之中。
而这,或许就是他守护的方式。
“是,阁主。弟子明白。”收敛心绪,恭敬行礼,陈荷语气平静而坚定。
转身离开静室时,陈荷的步伐沉稳了许多。
追着马车的小女孩长大了,凭借自己站到了哥哥身边。
陈荷所要面对的,并非单纯的疏离,而是一种更为复杂、却同样深厚的存在形式。
静室的门无声合拢,将陈荷离去的身影隔绝在外。
方才那挺拔如松、气息与万卷藏书融为一体的藏经阁阁主形象,瞬间如同被抽掉了脊骨。
陈理几乎是毫无形象地身体一垮,直接瘫坐在了身后的蒲团上,长长地、近乎无声地吐出了一口憋了许久的气。
抬手,有些疲惫地捏了捏自己的眉心,那双深邃如古井的眼眸此刻闭起,再睁开时,里面属于“陈阁主”的绝对理性淡化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其人性化的、混合着庆幸与懊恼的复杂情绪。
“呼……累死本大爷了……”陈理低声嘟囔了一句,声音轻得几乎只有自己能听见,与方才那平稳无波的语调判若两人,“墨衡当初是怎么忍住几个月时间给我装冷漠的?我这才几句话差点就穿帮……”
陈理仿佛还能感受到衣襟被那只小手拽住的细微触感,看到她强忍泪光却故作坚强的模样,听到那声带着哭腔却异常清晰的“哥……带着它!路上看星星!”。
每一个细节都像一根柔软的羽毛,轻轻搔刮着他心底最柔软的角落,几乎要戳破他精心维持的、理性至上的伪装。
天知道他用了多大的意志力,才维持住那副沉静如水的姿态,没有在那句“我会算啦!”的时候露出过于欣慰的笑容,没有在她强塞“三辰仪”时像小时候一样揉乱她的头发放声大笑,更没有在她那声迷茫的“哥……”唤出时,给予一个兄长应有的、温暖的回应。
陈理能给她的,只有那句贯穿了他们兄妹分离岁月的箴言,和一份沉甸甸却无法言明的责任与期许。
陈理揉了揉脸,努力将那份属于“哥哥”的柔软情绪重新压回心底深处。
现在不是沉溺于温情的时候。
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而专注,意识沉入深处,开始调阅、分析这些年来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到的、关于那处秘境的零散信息。
“秘境入口的能量潮汐周期…空间稳定性参数异常…内部时间流速疑似与主世界存在差异比…”无数杂乱的数据碎片在他意识中飞速流转、碰撞、重组,试图构建出一个尽可能清晰的模型。
推算的结果让他眉头微蹙。
“根据这些零散信息初步推断,秘境内部环境极其复杂,且地域可能极为广阔…一次完整的探索周期,恐怕会持续…十年?”
这个时间跨度,远超陈理之前的预估。
十年…对于修仙者而言,或许一次闭关就过去了,但对于尘世间的牵挂而言,却足够漫长。
目光不由自主地飘向静室门口,仿佛能穿透厚重的木门,看到那个刚刚离去不久的、倔强又优秀的妹妹。
才刚刚以这种方式“重新”出现在她的生命里,给了她一个看似冷漠却已是他能给出的、最不易引人怀疑的回应。
紧接着,却又要再次消失如此之久?
一种深深的歉疚感如同藤蔓般缠绕上陈理心头。
陈理仿佛看到陈荷在藏经阁中,逐渐熟悉一切,凭借她的天赋获得尊重,或许会遇到难题,会困惑,会想来找兄长探讨或寻求一丝慰藉,却发现那间静室始终空无一人。
一年,两年…十年…
“小荷…”陈理低声叹息,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还是先这样吧。”
或许,维持着这份看似疏离、公事公办的关系,比给予温暖后又骤然长年消失,对她的伤害反而更小一些?
至少,她不会因为依赖而感受到更深的失落。
陈理宁愿陈荷认为哥哥是个过于理智、不近人情的阁主,也不愿她承受二次别离的痛楚与等待的煎熬。
“刚刚相遇后又一次长时间离别…”陈列喃喃自语,最终将所有情绪化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融入了藏经阁亘古的寂静之中。
“希望你别恨我。”
静室内,只剩下玉璧上光华无声流转,映照着蒲团上那个再次挺直了脊背、将所有柔软深深埋藏、目光重新变得冷静而坚定的身影。
秘境之行,必须成功。
而在此之前,陈理需要为离开的这十年,做好万全的准备。
光阴如溪,静默流淌。
青云门内,新一代弟子已然成为中坚,而当年的风云人物,亦在各自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