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境,成!
没有惊天动地的劫雷,没有霞光万道的祥瑞,一切变化皆发生于微观层面,发生于规则领域,悄无声息,却又翻天覆地。
陈理缓缓抬起手,指尖一缕银芒跳跃,周遭空间的微小尘埃受其影响,竟有序地排列组合起来。
心念微动,那缕银芒又悄然隐去,肉身恢复如常,只是那潜藏的力量,已不可同日而语。
境界于他而言,只是探索真理的工具,而非炫耀的资本。
陈理突破电磁境时那席卷规则的细微波澜已然平息。
他目光沉静,落于静室角落那具已然失去所有灵性光辉、却依旧保留着非凡材质的旧躯壳之上。
这具身体,曾承载他的意识穿越此界,历经整个热力境。
“以后,就叫‘车岭’吧。”陈理低语,定下了这具新生的存在的名字。
但一个疑问随之浮现:这旧躯壳,源自他那具本无灵根的肉身。
为何经过境界淬炼后,蜕下之物,反而能孕育出新的灵根?
陈理眼中银色数据流再现,念力感知如同最精密的探针,深入剖析着这具旧躯壳-车岭的每一寸构成。
不仅仅是物质结构,更追溯其与天地规则交互留下的深刻烙印。
探查的结果,印证并完善了他之前的某些猜想。
“灵根…并非单纯依附于血肉灵魂的‘器官’…”陈理喃喃自语,“它更像是此方天地规则,对某个经过特定‘淬炼’或‘认证’的载体,所给予的一种权限标识和能量适配接口。”
他这具旧躯壳,虽然最初平凡无奇,但跟随他经历了整个热力境的修炼。
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极其深刻、被天地规则所“见证”和“记录”的淬炼。
躯壳的每一次能量吸收、每一次规则适应,都在向天地法则宣告着这个“载体”的资格。
当其完成使命,被更高层次的存在(电磁境的陈理)蜕下时,它本身就已经成了一个合格的、空白待印的载体。
天地规则基于某种固有的机制(或许是为了维持某种平衡,或许本身就是规则运转的一部分),会自然而然地对其进行了“赐予”——即赋予其灵根,使其能够继续参与到此界的能量循环体系之中。
“换言之,”陈理得出了结论,“灵根是‘天赐’,但‘天’只赐予那些经过了足够‘锻炼’,有资格持有它的‘容器’。”
原本的无灵根之身,通过修炼达到了极高境界,这蜕下的“容器”自然拥有了被赐予的资格。
那么,赐予什么样的灵根?
陈理的灵能感知捕捉到了更微妙的信息。
天地规则的这种“赐予”,似乎并非完全随机,而是隐隐遵循着某种…顺序和补偿机制。
陈理回想起上一个分身成林的情况。
成林诞生时,是光属性,以及金土属性。
前身的灵根为金水火木,金、水、火异变为光属性。
天地规则当时“赐予”的新灵根,实际上是补全了土行,并可能因其特殊性,又额外赋予了金行。
而眼前这具“车岭”的躯壳。
陈理仔细感知着天地规则汇聚而来的能量倾向。
那是一种偏向水的寒冽、火的内蕴之变(非炽热,而是形态变化之能)、以及木的生发之意。
水、火、木。
恰好补上了上一次未曾赐予的三种属性!
“金木水火土…”陈理意识中数据翻腾,“上一次,优先补了‘土’,并因特殊缘故强化了‘金’。
这一次,则按顺序,或者说按规则平衡,补上了剩余的‘木’、‘水’、‘火’。”
水与火,本相克,但在某种特定条件下,结合木的生机作为缓冲与转化媒介,便极可能形成罕见的变异冰灵根!
“果然。”陈理感知确定,车岭孕育的,正是变异冰灵根。
其本质是水行为主,火行为辅提供形态变化的“塑性”而非热量,木行为桥生机转化,调和矛盾,三者融合变异而成。
而金行与土行,在此身中几乎不显。
“如此看来,”陈理若有所思,“此界天地规则对于‘赐予灵根’一事,似乎存在着一种潜在的‘列表’或‘顺序’。”
“假设将五行视为一个需要被‘补全’的集合。当一个空白载体出现时,规则会依据某种尚未完全探明的逻辑可能与载体本身的特质、当前天地能量潮汐、乃至规则自身的状态有关,从五行列表中按顺序选取一种或多种进行赐予,以期最终达成某种平衡,或完成‘赐予’这个动作本身。”
“成林那次,优先选择了‘土’,并牵连了‘金’。”
“车岭这次,则接着赐予了‘木’、‘水’、‘火’。”
“那么…”他推演下去,“若我下一次突破大境界,再次蜕变下旧躯壳…”
“按照这个‘顺序’,下一次天地规则很可能将会赐予土行和金行(因为这两行在车岭身上是缺失的),或者,如果规则认为需要开启一个新的循环,可能会赐予木行、水行、火行中的一部分,但结合‘补偿机制’,更可能优先补全缺失的土与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