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霞峰的灵植在精密调控下四季常盛,成林的身影却更多出现在了青云门藏经阁那浩瀚如烟的典籍之中。
此前以贡献度和“上古残篇”换取的乙区权限,让他得以接触到宗门千年来积累的诸多杂记、地方志乃至部分残缺的古老卷宗。
他阅读的方式迥异于寻常修士。
并非神识一扫粗略感知,而是目光如炬,指尖有时甚至会无意识地在空中虚点,仿佛在构建某种无形的检索矩阵,同时比对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作者笔下关于天地异象、古老传说乃至神话故事的记载,寻找其中矛盾、重复或刻意模糊的节点。
这个过程繁琐而耗时,常让他感到精神疲惫,但严谨的本性让他坚持下来。
“断层…又是断层…”成林合上一枚名为《南疆纪略》的玉简,揉了揉眉心,语气带着困惑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烦躁,“几乎所有像样的历史记录都是从一千五百多年前开始!更早的只有些语焉不详的神话和碎片。就像…有人把前面的书页都撕掉了。”
想起清霜师姐无意间提过的“四百多年后重置”,心头蒙上一层更深的阴影。
“记录存在系统性偏差,关键信息被大规模抹除或美化。这背后…”
另一面,车岭的修炼也遇到了新的变化,当他于峰顶运转金光咒,炁贯周身时,偶尔会生出一种极微弱的、源自远方的“共鸣”感,并非声音,而是一种方向模糊的“牵引”,仿佛有什么东西与他修炼的本源之炁存在着某种古老而深刻的联系。
这感觉转瞬即逝,难以捕捉,却真实不虚,让他觉得很“有趣”,每次都会特意去感知和寻找。
深夜,禁制之内,同步再次进行。
“信息交叉比对初步完成。概率最高的异常点有三处:葬星山脉、无言沼泽、焚风谷。”成林的意识中呈现出三处区域的详细地图标注及其异常记载摘要,“记载均含糊其辞,提及‘古之禁地’、‘有死无生’、‘法则紊乱’、‘虚空裂痕’等词频最高,疑似与上古重大事件相关。”
“共鸣感应初步分析,指向性与‘葬星山脉’区域重合度最高。”车岭反馈,带着一丝跃跃欲试,“金光咒对特定古老能量结构可能存在超距感应,风险未知,但必要性极高,我想去看看。”他的思维直接指向行动。
“葬星山脉…那个方位…根据星位测算,似乎是天域距离第七哨所空间壁垒最薄弱的区域之一?”学者的探究心暂时压过了谨慎,“需实地验证,但风险极高…”
“准备探索方案,优先确保安全。”本体陈理的意志介入,冷静地定下方向。
于是,成林根据古籍中提到的环境特征,着手改造和炼制一系列法器——定星盘、护身玉符、记录圭臬——以应对预想中的危险。
车岭则开始有意识地引导金光咒,不再追求范围的扩张,而是尝试将那丝微弱的共鸣感放大、定位。
他的金光变得更加凝聚,如同无形的探针,不断扫描着虚空,寻找那确定的坐标。
数月准备后,一切就绪,车岭以“外出历练,寻找炼体机缘”为由,离开了落霞峰。
凭借那日益清晰的共鸣指引,他穿越七国之地,避开了几处明显的空间裂缝和元磁暴乱区,最终深入到了葬星山脉的核心区域。
这里环境极度恶劣,大地焦黑破碎,空气中弥漫着狂乱的能量碎流和冰冷的死寂,寻常金丹修士在此寸步难行。
车岭周身金光湛然,如烈阳融雪般将一切混乱能量排斥在外,步伐稳定,只有眼中闪烁着对周围奇诡环境的好奇。
最终,他停在了一面巨大的、光滑如镜的黑色石壁前。
共鸣感在此达到顶峰,金光甚至与之产生了轻微的嗡鸣回应。
石壁上刻满了古老的、无法辨认的符文,大多已风化残缺,透着苍凉与破碎感。
当车岭以金光缓缓拂过石壁时,那些残存的符文竟依次微微亮起,投射出断续的、扭曲的光影,仿佛在挣扎着述说一段被遗忘的破碎历史。
与此同时,天域外第七哨所,陈理正通过特殊的灵魂链接,接收着车岭实时传回的数据流与影像碎片。
“符文结构解析中……非已知任何语系,结构蕴含高维能量拓扑信息,疑似记录载体……”
“光影信息捕捉……尝试还原……图像碎片显示:苍穹破裂……流火坠落……非人形生物咆哮……以及……一种巨大的、晶体般的……碎片?”陈理的思维高速运转,冰冷理性地将车岭传来的原始信息与成林从古籍中拼凑的碎片逐一印证、拼接。
“推测,天域曾遭遇剧烈‘外界’冲击,冲击者非此界已知生灵形态,冲击导致天地法则震荡崩坏……有‘异物’散落,其形态描述与‘法则碎片’相似度极高。”
“葬星山脉为古战场核心区域之一,此石壁为古代文明遗留的信息记录装置,但损毁严重。”
车岭的手按在石壁上,尝试将更多金光注入,试图激发更多信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