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毒计牵两国,密信引危机
养心殿内的药味愈发浓重,与烛火燃烧的气息交织,形成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闷。皇帝赵义半倚在龙榻上,枯瘦的手指搭在膝头,刚刚因决定处死赵玉洁而泛起一丝血色的脸颊,此刻又恢复了蜡黄。太子赵越站在榻前,正低声复述着天牢的看守安排,确保三日后的问斩万无一失。
“父皇,儿臣已命人加固了天牢守卫,苍蝇都飞不进去。”赵越语气恭敬,眼底却藏着一丝即将除去心腹大患的轻松。
赵义微微颔首,咳嗽了两声,刚要开口,一旁的杨娇娇却突然上前一步,屈膝行礼,声音带着刻意拿捏的温婉与急切:“皇上,太子殿下,臣女有一计,或许能让此事更得益处。”
赵义眯起眼,打量着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女子。连日来太子与她往来密切,他虽重病在身,却也有所耳闻。此刻见她插话,虽有不悦,却也耐着性子问道:“哦?你有何计策?”
杨娇娇抬眼,目光扫过赵义与赵越,缓缓说道:“皇上有所不知,那赵玉洁一家人,与大汉国的公主刘梓妍渊源极深。当年刘梓妍落难时,曾得赵玉洁暗中相助,算得上是救命之恩。刘梓妍此人最重情义,若得知赵玉洁有难,定然不会坐视不理。”
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我们不如暂缓处斩赵玉洁,派人给刘梓妍送信,就说要她拿大汉国的三座城池来换赵玉洁一家人的性命。等她将城池交割过来,我们便将赵玉洁和她一并拿下,一网打尽。到时候,既除了心腹大患,又得了大汉的土地,岂不是两全其美?”
赵越闻言,眼中一亮。他本就有吞并大汉之心,只是苦于没有合适的契机,杨娇娇这个提议,无疑正中他下怀。“父皇,儿臣觉得此计可行!”他连忙附和,“刘梓妍一介女子,能暂掌大汉朝政已是侥幸,定然护不住疆土。若能借此机会拿下几座城池,再除掉刘梓妍,将来吞并大汉,便易如反掌!”
赵义皱起眉头,看向赵越:“她们是谁?与你谋划此事的,似乎不止你一人。”他目光锐利,落在杨娇娇和站在她身后的严浩身上。
“回父皇,”赵越连忙解释,“这两位是儿臣的朋友,杨娇娇和严浩。他们与赵玉洁素有仇怨,前些日子在城外截杀赵玉洁,也有他们的功劳。”
赵义“哦”了一声,又看向杨娇娇:“你说的刘梓妍,便是大汉皇帝刘耀龙的女儿?朕倒是听说,刘耀龙失踪已有数月,至今杳无音信,难道大汉的朝政,如今是由一个女子把持?”
“正是。”杨娇娇躬身答道,“刘耀龙失踪后,刘梓妍以公主之身临朝,虽有几分手段,却也引得不少朝臣不满。如今大汉国力空虚,正是我们拿下他们的最好时机。”
严浩也上前一步,沉声道:“皇上明鉴。刘耀龙失踪,大汉群龙无首,刘梓妍根基未稳。我们既熟悉大汉地形,又有赵玉洁作为筹码,只要能将刘梓妍引到周国境内,暗中除掉她,大汉的皇宫,迟早是我们的囊中之物。”他语气笃定,这些日子跟随杨娇娇周旋,心中也燃起了建功立业的野心。
赵义沉默了片刻,枯瘦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榻沿。他一生汲汲于权力,对扩张疆土的诱惑自然无法抗拒。何况,除掉刘梓妍,也能断绝大汉将来可能的威胁。
“太子觉得,此计稳妥吗?”他看向赵越,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许。
“父皇放心,”赵越胸有成竹,“刘梓妍最重情义,赵玉洁是她的救命恩人,她定然会来。我们只需在边境设下埋伏,等她自投罗网即可。”
赵义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好。既然如此,赵玉洁一家人,便暂且留着性命,不必三日后问斩了。”他看向赵越,“你即刻安排人手,给刘梓妍送信,让她尽快带着城池的地契文书来周国边境的落马坡换人。告诉她,若是逾期,或是耍了花样,便等着给赵玉洁收尸!”
“是!儿臣遵命!”赵越心中一喜,连忙应道。
杨娇娇和严浩也松了口气,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只要刘梓妍踏入周国的地界,便是她们的死期。到时候,不仅能报了仇,还能借着周国的势力,彻底掌控局面。
计策既定,赵越立刻挑选了一名心腹侍卫,让他快马加鞭,将密信送往大汉国的都城盛京。
密信写得极为简略,却字字带着威胁:“赵玉洁一家已被擒,三日后午时,携大汉云州、青州、徐州三城地契,至落马坡换人。逾期不至,或有诈,则斩立决。——周国太子 赵越”
侍卫换上普通百姓的衣裳,将密信藏在发髻之中,快马冲出盛京,朝着大汉国的方向疾驰而去。一路晓行夜宿,不敢有丝毫耽搁,只用了两日功夫,便抵达了大汉国的都城。
此时的大汉皇宫,刘梓妍正坐在御书房内批阅奏折。连日来,寻找父皇的消息依旧杳无音信,各地的灾情报告却堆积如山,让她心力交瘁。莲心端着一碗参汤走进来,轻声道:“公主,歇会儿吧,您都看了一上午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