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土壤采样工作紧张进行的同时,另一项令人振奋的消息也传回了县里——之前送往省专业检测中心的那几份中药材样品,检测报告全部出来了!
周惟清的秘书小张第一时间将厚厚一叠报告送到了他的办公室。周惟清迫不及待地翻开,目光迅速扫过那些密密麻麻的数据和专业术语,直接看向最关键的各项成分含量及与国家标准、药典要求的对比栏。
天麻:报告显示,英林县所产的天麻素含量高达0.85%,远超《中国药典》规定的不低于0.20%的标准;天麻多糖含量也显着优于常规水平。这意味着本地的天麻在镇静、镇痛、抗惊厥等药效核心成分上,品质极为出众。 桔梗:桔梗皂苷D含量达到0.45%,同样大大高于药典0.10%的要求。桔梗皂苷是桔梗宣肺、利咽、祛痰功效的主要物质基础,高含量直接代表了优异的药用价值。 黄精:黄精多糖含量丰富,浸出物指标优异,体现出极强的滋补和增强免疫力的潜力,品质上乘。 茯苓:茯苓多糖、茯苓酸等有效成分含量均表现突出,菌核坚实,品质纯粹,干燥度等物理指标也完全符合甚至优于优质药材的要求。
每一份报告后面都附有检测工程师的初步结论:“样品各项指标均显着高于国家药典标准及市场同类产品平均水平,有效成分含量丰富,品质优良,属上乘中药材。”
“好!太好了!”周惟清忍不住拍案叫好,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喜悦和激动。这些沉甸甸的数据,如同给英林县的中药材产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也为他接下来要开展的招商引资工作提供了最硬核、最直接的底气!
他立刻让秘书将报告复印多份,并打电话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正在河谷镇陪同专家的夏云州和姜南星。电话里,他的声音都带着兴奋:“云州,南星,省里的药材检测报告出来了,结果非常好!所有指标全部超标,都是顶级品质!”
夏云州和姜南星在电话那头听到这个消息,也是惊喜万分,几天的疲惫仿佛一扫而空。“太好了!周县长!这下我们说话底气就足多了!”夏云州的声音透过电话传来,带着嘈杂的背景音,显然还在野外。
周惟清趁热打铁,做出了一个决定:“云州,你和专家们沟通一下,看能否请他们多留两天!既然省里的专家来了,设备人员都齐备,机会难得,我想请他们顺便把金铺镇和草咀镇几个重点药材种植乡镇的土壤也进行一次全面的摸底检查!我们要建立一套最完整的全县优质土壤档案!”
这个任务来得突然,但夏云州立刻领会了其中的战略意义,马上应承下来:“明白!我立刻和李教授沟通!”
幸运的是,李教授团队此次行程安排相对宽松,且被英林县上下对农业发展的重视和热情所感动,更对这里可能存在的特殊土壤资源产生了浓厚的科研兴趣,经过简单协商,便欣然同意延长考察时间。
于是,原本计划两天的行程延长到了近一周。接下来的几天,夏云州、姜南星以及中心的几位同事全程陪同专家团队,转战金铺镇和草咀镇。每一天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顶着春日时而温暖时而炽热的阳光,跋涉在不同的田埂山野之间。
专家们负责采样和现场快速检测,姜南星和同事们则承担起了更繁重的辅助工作:提前规划路线、协调乡镇和村民、记录每一个采样点的详细地理信息(GPS定位、海拔、坡向等)、协助处理样品编号封装、并及时将专家口头告知的一些初步观察记录整理成电子文档。晚上回到住处, often已是星光满天,他们还要核对白天的数据,查漏补缺,常常忙到深夜。
这一周,周惟清在县里同样忙得不可开交。他需要统筹各项工作,准备即将到来的招商会议,还要不时关注专家团队这边的进展。他和姜南星虽然同在一个县,却仿佛隔着千山万水,很难见上一面。
唯有每天晚上,无论多晚,两人的手机都会准时响起。通常是在各自回到住处,洗漱完毕,卸下一身疲惫之后。
“喂?”周惟清的声音通常会带着一丝疲惫的沙哑,“今天怎么样?累不累?” “还好,就是走路比较多。”姜南星的声音也透着倦意,但总是努力的轻快,“今天跟着李教授跑了三个山头,他又发现了一种很特别的苔藓,说是指示土壤肥力的。你呢?吃饭了吗?” “刚和一个投资商开完视频会,饭还没顾上吃。”周惟清老实回答,随即就会听到电话那头传来姜南星带着心疼的叮嘱:“这么晚还没吃?胃怎么受得了?快去吃点东西,哪怕热点粥也好。” “嗯,一会儿就去。”周惟清应着,也会反过来叮嘱她,“你也是,再忙也要按时吃饭。山里风大,早晚温差大,记得添衣服,别着凉了。” “知道啦,你也是。”
他们的对话通常就是这样,没有太多花前月下的浪漫情话,更多的是日常的关心和琐碎的分享。他会问她专家又有什么新发现,她会问他招商进展是否顺利。他们会互相提醒对方注意身体,按时吃饭,早点休息。简单的言语间,流淌着的是无需言说的默契、深深的牵挂和并肩奋斗的温暖。这每晚短短几分钟乃至十几分钟的通话,成了这一周高强度工作中,照亮彼此内心、驱散疲惫的最甜蜜的慰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