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的视频通话,成了姜南星和周惟清这二十天里最重要的日常和情感纽带。
“今天累不累?”周惟清的脸出现在屏幕上,背景是省党校宿舍简洁的环境,他看起来有些疲惫,但眼神在看到她时瞬间变得柔和。
“还好,就是有点想你。”姜南星老实回答,把摄像头转向客厅,“你看,我今天把地毯铺好了,怎么样?颜色喜欢吗?”
“你喜欢我就喜欢。”周惟清看着她像只忙碌的小蜜蜂一样一点点装扮他们的家,心里软成一片,“别太累着自己,有些重活等我回去干。”
“知道啦。”姜南星又把摄像头转回来,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对了,今天吴会长他们来了!”
她叽叽喳喳地开始汇报今天的重大进展,从何书记亲自接待,到河谷镇现场的考察,再到最终敲定的“政府引导+商会企业联合体+合作社+农户”模式,以及吴会长牵头、四家企业首期投资五千万成立项目公司的事情。
“哦?动作这么快?”周惟清有些意外,随即露出了赞许的笑容,“何书记亲自出面,效果果然不一样。这个模式也是我们之前推演过比较理想的,看来吴会长他们很有魄力。”
“是啊!”姜南星眼睛亮晶晶的,“夏局把模式一提出来,吴会长当场就拍板了!”
“这是你们前期工作做得扎实,数据和前景摆在那里,由不得他们不动心。”周惟清肯定道,随即又提醒,“不过,项目公司成立只是第一步,后续的土地协调、技术落地、合作社组建、工厂建设,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你要多跟夏局汇报,和乡镇、农户沟通要更加耐心细致。”
“嗯,我明白。”姜南星认真点头,“对了,吴会长他们还问起你了,说周县长虽然去学习了,但眼光独到,之前给的思路很有用。”
周惟清笑了笑:“我只是提了个方向,具体落实还是靠你们。”他看着屏幕里她因为工作顺利而神采飞扬的脸,心中满是骄傲,柔声道,“我的南星越来越能独当一面了。”
姜南星被他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转移话题:“你那边学习怎么样?辛苦吗?”
“还行,课程安排得很满,都是些新理念新思路,收获不小。就是……”他顿了顿,目光深邃地看着她,“晚上一个人,有点不习惯。”
他的直白让姜南星脸颊微热,心里却甜甜的:“还有十几天呢……”
“嗯,快了。”周惟清低声安慰,“照顾好自己,等我回来。”
“你也是。”
这样的对话,几乎每晚都会上演。工作的进展,生活的琐碎,彼此的思念,都通过这根无形的线紧紧相连。空间的距离,并未拉开两颗心的靠近,反而让这份在共同奋斗中孕育的感情,变得更加坚韧和深厚。英林的夜晚,省城的灯光,因为这份紧密的联系,而共享着同一份温暖与期待。
时间步入月底,英林县河谷镇的油用牡丹项目,如同被注入了强心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高效运转起来。
广东商会吴会长那边雷厉风行,承诺的资金第一时间足额到位。“英林丹华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注册手续在县里各部门的绿色通道下,以惊人的速度完成。县委书记何明辉亲自牵头,召开了两次项目推进协调会,要求农业、国土、水利、交通、电力等相关部门“特事特办,全力配合,确保项目无障碍推进”。
一时间,河谷镇那片规划中的土地上,呈现出热火朝天的景象。农业局局长夏云州几乎把办公室搬到了项目一线,他带着特色产业发展促进中心的骨干力量——姜南星、曾欢、徐子航,以及徐进,王勇,和其它部门同志组成了一支临时的“丹华项目突击队”。
“同志们,现在是争分夺秒的时候!”夏云州站在临时搭建的项目指挥部板房里,指着墙上的规划图,声音洪亮,“土地平整、水利设施铺设必须在本周内完成!苗木采购那边,南星你盯紧,一定要确保苗源质量和供应时间!”
“夏局放心,已经通过省农科院联系了三家资质最好的供应商,最终选定了鲁南那家,他们提供的都是三年生的优质壮苗,根系发达,成活率高。”姜南星汇报道,她手上拿着厚厚的供应商资料和苗木检测报告。
旁边的徐子航立刻在电脑上调出数据模型补充道:“根据我们的测算,三年生苗虽然成本略高,但抗逆性强,如果今年秋冬管理得当,明年春季预计能有百分之五十左右的植株实现初花,这比用一年生苗能提前至少一年见到效益,对提振农户信心和后续推广至关重要。”
曾欢负责协调和后勤,她拿着文件夹快速记录着各项需求:“农机调配已经安排好了,化肥、地膜等农资下午就能送到各村指定点。就是技术培训这边,南星姐,时间非常紧。”
姜南星点点头,看向王勇:“王哥,培训资料和现场演示的流程我们还得再细化一下,分批次、分村落进行,确保每个种植户都能听明白,看仔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