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结束,开学在即,姜名海和黄雅君不得不返回市里的学校。照顾姜南星的重任,再次完全落在了周惟清肩上。
此时,姜南星快进入孕七月,肚子越来越大,行动愈发不便,腰酸背痛、腿脚浮肿的情况也多了起来。周惟清看着心疼,照顾得更加尽心尽力。
他重新全面接管了厨房,严格按照孕晚期营养食谱操作,既保证营养,又控制体重。每天早起准备早餐,晚上几乎准时回家做晚饭。
“我们周县长现在真是文武双全,上能主持会议定乾坤,下能厨房掌勺烹佳肴。”姜南星看着他系着围裙在厨房忙碌的背影,由衷赞叹。
周惟清头也不回,熟练地翻动着锅铲:“没办法,家里领导要求高,不敢懈怠。”
“那是,我这可是在为你们老周家孕育下一代,规格能不高吗?”姜南星摸着肚子,得意地扬了扬下巴。
周惟清转过身,手里还拿着锅铲,走到她面前,弯腰在她唇上轻啄一下,眼中带笑:“规格最高,待遇最好,服务最周到,请领导验收。”
姜南星笑着推开他:“快去炒你的菜,少拍领导马屁!”
晚上,按摩成了必不可少的环节。周惟清的手法愈发熟练,能精准地找到她酸胀的穴位,力道恰到好处。姜南星常常在他的按摩中舒服得昏昏欲睡。
“惟清,等我生完,你去开个按摩店吧,肯定火爆。”她闭着眼,含糊地说。
周惟清轻笑,手下动作不停:“不开,我这手艺,只服务周太太一人,独家专享。”
在单位,姜南星更是被特色产业发展中心的同事们当成了“国宝”级人物呵护着。
曾欢和许笑笑几乎成了她的“左右护法”。只要姜南星在办公室,她们俩必定有一个人陪在身边,端茶倒水,递送文件,陪她聊天解闷。
“主任,您快坐下,这个报表我来核对!”
“主任,这是需要您签字的文件,我给您念一遍重点?”
“南星姐,尝尝这个,我老家寄来的新鲜杨梅,可甜了!”
姜南星看着她们忙前忙后,心里既温暖又有些过意不去:“你们别把我当瓷娃娃嘛,我还能工作。”
“那可不行!”许笑笑叉着腰,一本正经,“您现在是我们中心的‘重点战略资源’,必须确保万无一失!跑腿、费神的事,统统交给我们!”
曾欢也温柔地附和:“是啊,星姐,您就安心坐镇,把握大方向就好。具体工作有我们呢,保证完成任务!”
王勇、徐进、陈志远、谢兵等男同事,则主动承包了所有需要下乡、外出协调的工作。他们每天都会通过电话或微信向姜南星汇报进度,遇到问题也会及时请示,但坚决不让她奔波劳碌。
“主任,东河村牡丹合作社的秋季养护方案我们已经落实了,您放心!”
“阳光绿谷的数据一切正常,二期工程进展顺利!”
每次听到这些汇报,姜南星都感到无比安心。她这个主任,在孕晚期,真正成了“运筹帷幄之中”的指挥者。
何明辉书记和夏云州副县长也时常关心她的情况,多次叮嘱周惟清要协调好工作,确保姜南星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夏云州还以“过来人”的身份,跟周惟清分享了不少照顾孕晚期产妇的经验。
在这样全方位的爱意包围下,姜南星虽然身体承受着孕晚期的不适,但心情始终保持着愉悦和放松。她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即将为人母的柔和光辉,偶尔因为宝宝调皮地踢打而微微蹙眉,但更多的时候,是带着幸福和期待的笑容。
周惟清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感激在心。他深知,正是这些来自家人和同事的无私关爱与支持,才能让姜南星如此安然、幸福地度过这段特殊的时期。他握着姜南星的手,看着窗外渐渐染上秋意的景色,轻声道:“南星,你看,有这么多人爱着我们,爱着宝宝。”
姜南星靠在他肩上,感受着腹中生命的律动,满足地喟叹:“嗯,宝宝一定是个有福气的孩子。”
“我们也是。”周惟清低头,吻了吻她的发丝,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和力量。最后的合体时光,在爱意环绕中,静静流淌,等待着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
只要晚上在家,周惟清的“胎教时间”便雷打不动。他洗去一身疲惫,换上舒适的家居服,靠在床头,让姜南星舒舒服服地半躺在他怀里,然后拿起一本书,用他那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声音,开始朗读。
他读的内容很杂,有时是优美的散文诗集,有时是有趣的童话故事,有时甚至是英林县最新的农业产业报告——用他的话说,要让宝宝从小耳濡目染,了解父母为之奋斗的这片土地。
“宝宝,今天爸爸给你读《小王子》……‘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的人记得’……”他的声音温柔而缓慢,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
姜南星靠在他怀里,闭着眼睛,感受着他胸腔的震动和宝宝在腹中安静的聆听,觉得这是世界上最安宁幸福的时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