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着预警铃的警示和两人超乎常人的警惕,他们一路有惊无险地避开了几波零星的匪徒和几处明显不自然的能量陷阱区域(很可能是某些势力布下的警戒圈)。越往西走,人烟越发稀少,地貌也变得越发崎岖荒凉,巨大的风化岩柱林立,如同天然的迷宫。
五天后,他们在一处极为隐蔽的、被两条干涸古河道夹持的裂谷深处,找到了一个理想的地点。
这里入口狭窄,仅容一人侧身通过,且被茂密的、带有微弱麻痹毒素的荆棘丛覆盖,极难发现。进入后,内部却别有洞天,是一个大约半个篮球场大小的天然岩洞,穹顶有数道狭窄的裂隙,既能透入天光与空气,又因其角度刁钻,从外部极难窥探。洞内干燥,有一处细微的地下渗水,水质清冽,虽然远不如空间灵泉,但足够日常饮用。
最重要的是,这里足够偏僻,能量气息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若非近距离仔细探查,几乎无法感知到内部存在。
“就这里了。”佐助环顾四周,三勾玉写轮眼仔细扫描过每一寸岩壁和穹顶裂隙,确认没有隐藏的危险或监控术式后,做出了决定。
琳也满意地点了点头。这里比死亡森林的山洞更加隐蔽,更适合长期潜伏。
接下来,便是将这里改造成新的据点。
琳首先动手。她取出之前签到获得的、以及自己绘制的各类符箓。匿踪符被激活,无形的能量场覆盖了入口和内壁,进一步削弱此地的存在感。几张加固过的金刚符被布置在关键节点,提升了岩洞的结构稳定性。她还尝试着将新领悟的空间阵纹知识融入其中,在入口处设置了一个极其微弱的、并非阻止进入,而是会扭曲闯入者方向感的简易迷阵。虽然效果有限,但足以让偶然发现的野兽或普通人晕头转向地退出去。
佐助则负责清理和警戒。他用火遁小心地清除了入口处过多的荆棘(保留了一层作为天然伪装),并用土遁对洞内一些不平整的地方进行了简单的修整。他始终保持着写轮眼的开启,守护着琳布阵的过程,同时感知着裂谷外的任何风吹草动。
布置完防御和隐匿措施后,琳将目光投向了那处地下渗水。她取出蕴灵葫,将里面仅剩的最后几滴灵泉精华滴入了渗水形成的小水洼中。顿时,一股微弱的灵气弥漫开来,虽然无法形成真正的灵泉,但长期饮用,对温养身体、缓慢恢复伤势也有不小的益处。
最后,她在洞窟中心清理出一片空地,将那枚已经灵气大失、但依旧能汇聚些许能量的上品灵石碎片(之前佐助修炼后剩下的)作为阵眼,布置了一个微型的聚灵阵。阵法光芒亮起,虽然效果远不如死亡森林那个,但也让洞内的能量浓度提升了一小截,对于修炼和疗伤总算有了些许辅助。
做完这一切,一个新的、更加隐蔽简陋,却功能齐全的临时巢穴,算是初步建成了。
两人都松了口气。连续多日的逃亡与警惕,让精神一直处于高度紧绷状态,此刻终于有了一个相对安全的落脚点。
琳顾不上休息,立刻开始检查自身的伤势。在灵泉(哪怕是稀释后的)和自身调息下,内腑的震伤已经好了七七八八,但精神的消耗和之前强行使用空间之力的后遗症,还需要时间慢慢恢复。
她看向佐助,他正盘膝坐在微型聚灵阵旁,闭目凝神,巩固着三勾玉写轮眼的力量。易容丸的效果尚未过去,他依旧是那副硬朗的流浪武士模样,但周身那股属于强者的、冰冷内敛的气息,却无法完全掩盖。
必须尽快开始炼丹了!琳心中暗道。无论是为了维持伪装(变形丸有限),还是为了快速恢复和提升实力,丹药都至关重要。
她走到洞窟一角,意念沉入系统空间那个可以随意取用物资的区域。那里,分门别类地堆放着她在死亡森林和任务中采集的各种草药,以及零星签到获得的一些她不认识的、但散发着灵气的植物。种类算不上极其丰富,但炼制一些基础丹药,应该勉强够用。
她首先将目标锁定在“变形丸”上。这是当前最急需的。她回忆着系统出品的变形丸的药香和色泽,对照着空间内的药材,开始挑选可能适用的材料:能够轻微刺激肌肉骨骼变化的“塑形草”,可以暂时影响肤色和毛发颜色的“变色藤花蕊”,以及用于中和药性、稳定效果的“宁心花”和“固本根”。
挑选出几份药材后,琳却遇到了第一个难题——没有丹炉。
炼丹总不能用锅吧?她苦笑了一下。但这难不倒她。既然没有现成的工具,那就自己造一个临时的!
她选取了几块洞内找到的、质地均匀、耐热性不错的暗红色岩石,用查克拉小心翼翼地将内部掏空,打磨成一个粗糙的、碗状的容器。又找来一些黏土,混合着一种耐高温的矿物粉末,将岩石容器的缝隙仔细封好,做了一个简陋的盖子。一个最原始的石质“丹炉”就此成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