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龙窝在书房那把老掉牙的木椅里,灯光像一层暖烘烘的薄纱,把摊开的账本和笔记裹得严严实实。他左手食指上那道旧疤,在光影里隐隐约约,就像个老伙计,絮絮叨叨地说着他从平平无奇走向小有成就的那些事儿。
桌上账本里密密麻麻的数字,跟夜空中闪闪烁烁的星星似的,每一笔都刻着一次真心实意的帮忙。有的帮忙啊,像春天里的微风,轻轻一吹,就给陷在困境里的人带来那么一丝安慰;有的像夏天突然下的一场大雨,干得冒烟的心田一下子就被滋润得生机勃勃;有的像秋天沉甸甸的果实,让努力付出的人收获满满的希望;还有的像冬天里的太阳,给孤孤单单的人送去温暖。而他通过帮助别人学到的那些技能,就像藏在内心深处的宝贝,散发着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的光芒。
于龙这会儿神情专注得就像个钻研古老谜题的学者,眼睛死死地盯着账本和笔记,仿佛透过它们能看到一幅超级美好的未来画卷。在那画卷里,孩子们在亮堂堂的教室里嘻嘻哈哈地学习,老人们在温馨的社区里舒舒服服地安享晚年,病人们在先进的医疗条件下重新变得健健康康……他的眉头不像以前那样老是皱成个“川”字,而是微微舒展开来,眼神里透着一股对未来的笃定,就好像已经紧紧攥住了开启美好未来的钥匙。
“这哪只是一笔钱啊,它就是我助人为乐的勋章,是我迈向更大舞台的坚固基石。”于龙在心里默默念叨着,手指轻轻划过账本上的数字,那感觉,就跟触摸梦想的温度似的,又温暖又真实。
接着,于龙就像个特别严谨的会计师,开始仔仔细细地清点每一笔现金。他的动作那叫一个专注细致,眼睛紧紧盯着数字,生怕漏掉一个。随着数字一个劲儿地往上加,他心里突然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就像心里头燃起了一团大火,特别想让这份帮助变得更高效、更持久。
“就靠我一个人,能帮到的人就跟大海里的一滴水似的,少得可怜。我得建个属于自己的慈善王国,让更多的人都能晒到这温暖的太阳。”这个想法就像一颗活力满满的小种子,在他心里“唰”地一下就生根发芽,没一会儿就长成了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他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唰唰”地写下“可持续”“规模化”“授人以渔”这些词。每一个字都写得刚劲有力,就像是他对未来的庄严保证,又像是战士出征前喊的豪迈口号。
“可持续,就是说我的慈善事业不能跟放烟花似的,就热闹那么一会儿,得有长远的打算和稳定的钱来支持,就像一条永远不停流的河,一直淌下去;规模化呢,就是要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温暖的队伍里,把帮助的范围越扩越大,就像星星之火能烧成一片大火,让爱心传遍每一个角落;授人以渔,就是要教会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自己解决问题的本事,不能光给东西,就像给他们一双翅膀,让他们能在天上自由自在地飞。”于龙一边写,一边在心里琢磨这些词到底啥意思,就好像在给慈善事业画一幅超级宏伟的蓝图。
他的脑海里跟放电影似的,浮现出一个个曾经帮过的人的面孔。有那个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到处找钱包的邹明远,他手腕上的檀木手串随着他的动作晃来晃去,就像在着急地说当时有多慌乱;还有在街头突然发病,脸色白得像一张纸的女孩陈雪,她浅色系衣服上的茉莉花香好像还在鼻尖绕着,让人看了就心疼;还有那个孤寡老人李奶奶,她那慈祥的笑容就跟冬天里的太阳似的,暖乎乎的,能暖到人心里去。
“我得让他们都过上像童话一样美的日子,让这个社会因为我的存在变得更绚丽多彩。”于龙的眼神里闪着坚定的光,就好像已经看到了慈善事业成功后的辉煌景象:那里面,高楼大厦一栋挨着一栋,人们脸上都挂着幸福的笑容,整个世界都充满了爱和和平。
不过,建立慈善基金或者实体可没那么容易,资金、人力、管理这些问题就像一座又一座的高山,横在他面前。但于龙一点儿都没退缩,心里头全是激情和勇气,就像个不怕死的勇士,准备迎接所有的挑战。
“困难都是暂时的,就像乌云遮不住太阳,只要我有决心,肯行动,就一定能克服。”于龙握紧拳头,给自己打气,那坚定的样子就好像在跟全世界说:啥都挡不住我前进的脚步。
就在于龙沉浸在慈善宏愿的规划里,感觉自己像在做一场美梦的时候,门“哐当”一下被推开了,王大锤那微胖的身影跟一阵风似的冲了进来。他这人就喜欢拍人肩膀,一进来就“啪”地一下拍了于龙肩膀一下,差点把于龙从椅子上拍下去,就像一颗突然爆炸的炮弹,把于龙从美梦里给炸醒了。
“好家伙,于龙,你在这儿偷偷发大财呢!”王大锤瞪大了眼睛,就像发现了啥新大陆似的看着桌上的账本,脸上又是疑惑又是有点嫉妒,那表情就跟一只看到别人手里有好吃的馋猫似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