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更深,停尸房内重新归于死寂。
空气中,除了原有的霉味与药味,又多了一丝淡淡的血腥和两个刺客身上散发出的秽气。一切,都仿佛是一场光怪陆离的梦。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极轻、极有规律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停在了停尸房的门外。
“吱呀——”
这一次的开门声,比之前的刺客更加轻柔,带着一种小心翼翼的试探。
一道高挑而纤细的身影,提着一盏小巧的、用琉璃罩着防风的马灯,走了进来。
来人一身利落的青色布衣,长发用一根简单的木簪束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和一双异常明亮的眼睛。她的五官清秀绝伦,却没什么表情,像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透着一种生人勿近的清冷。
她的目光,第一时间便扫过了整个房间。
当看到地上躺着的两名黑衣刺客——一个气绝,一个昏死——以及草席上“本该死去”却有着轻微呼吸声的苏文渊时,她那双古井无波的眸子里,终于泛起了一丝微不可察的波澜。
她叫墨璃,是青河县衙里最年轻,也是最古怪的仵作。
古怪,是因为她一个年方二八的少女,不爱红妆,不爱诗词,唯独对尸体、机关和各种稀奇古怪的疑难杂症,抱有近乎痴迷的热情。
今夜,她本是在家中研究一个新得的、据说是前朝墨家流传下来的机关匣子,却被城卫军的校尉方昭云一纸紧急调令叫了过来。
调令上说:县衙停尸房有异动,疑有盗尸贼,命墨仵作速往查验,切记,万事小心。
墨璃提起马灯,光晕在她清冷的脸庞上投下柔和的侧影。她没有先去看那两名刺客,而是径直走到了苏文渊的草席旁。
她蹲下身,将马灯放在一边,然后从腰间的一个小皮囊里,取出了一副薄如蝉翼的丝质手套,不紧不慢地戴上。这是她的习惯,无论面对的是生是死,都保持着绝对的专业与严谨。
她伸出两根纤细的手指,轻轻搭在了苏文渊的颈动脉上。
指尖传来的,是微弱,却沉稳有力的搏动。
她又翻开苏文渊的眼皮,借着灯光看了看他的瞳孔,没有涣散,反而对光线有极其细微的收缩反应。
她的耳朵凑近苏文渊的胸膛,静静地听了片刻。
“心音沉稳,呼吸绵长,肺部无杂音……”墨璃用一种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低声做着判断,“不像是中毒暴毙之相。可是,方校尉送来的卷宗上明明记录,他是被县尊大人亲断为‘急症猝死’……”
她直起身,秀眉微蹙,眼中闪过一丝浓厚的困惑。这不符合她所学的任何一种法医学识。一个被判定死亡,甚至已经开始出现部分尸僵迹象的人,怎么会重新拥有如此平稳的生命体征?
就在这时,一声极其不合时宜的“咕噜”声,从草席上传来,打破了停尸房的寂静。
声音的来源,是苏文渊的肚子。
墨璃的动作一顿,她那双专注于探究真相的眼睛眨了眨,似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她又侧耳听了听。
“咕噜……咕噜噜……”
这一次,声音更大,更清晰了。
肠道蠕动声,强劲有力,频率正常,甚至……有些亢奋。
墨璃那张一向没什么表情的脸上,浮现出一丝罕见的、混杂着茫然与荒诞的神色。她从事仵作这一行当三年,解剖过的尸体没有一百也有八十,见过千奇百怪的死状,却从未见过一个“死人”会因为肚子饿而发出如此洪亮的抗议。
苏文渊此刻的意识,正从力竭的昏沉中缓缓苏醒。那股吟诵《石灰吟》时爆发出的浩然正气,虽然击退了强敌,却也榨干了他这具身体里最后一丝能量。此刻,极度的虚弱带来了极度的饥饿,仿佛五脏六腑都在燃烧,叫嚣着需要补充食物。
他艰难地睁开眼,首先看到的,便是一张凑得很近的、清丽绝伦的脸庞。
以及,那双充满了学术性探究意味的明亮眼眸。
四目相对,空气仿佛凝固了。
苏文渊心中一惊,本能地想挣扎起身,却发现自己浑身酸软,连动一动手指都异常困难。
“别动。”墨璃开口了,她的声音清脆,却像她的人一样,没什么情绪起伏,“你刚刚经历了文气暴走,强行凝聚心志,神魂与肉体都处于极度亏空的状态,强行活动会导致气血逆行。”
她的诊断精准得可怕。
苏文渊愣住了,这个看起来比他还小一两岁的少女,是如何一眼看出他刚才的状况的?
“你……是谁?”他声音沙哑地问。
墨璃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继续着自己的判断流程。她伸出戴着手套的手,轻轻按了按苏文渊的腹部,然后一本正经地得出了结论:“从你肠道的蠕动声和胃部的空虚程度判断,你应该是饿了。”
苏文渊:“……”
他简直哭笑不得。自己刚刚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搏杀,从鬼门关前走了一遭,结果醒来后,得到的第一个“诊断”,居然是“你饿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