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经费双轨管控制’!”
“赵爷爷,给‘边锋’的钱”,她歪着小脸,看向户部尚书赵世卿:“不能谁想用就用!”
“得开个专门的箱子,两把钥匙!一把在‘边锋’管事手里,一把在您派的管钱官手里!”
“用钱要两人同意,写清用途、数目,每月请周爷爷这样的御史查账本,没问题,才给下个月的钱!”
“这样就没人偷偷拿钱买糖吃啦!”她晃了晃小脑袋,童言无忌。
紧绷的气氛瞬间一松,可赵世卿、周起元等臣,心头早已巨震,此法从根上掐死了贪腐!
“第二,‘情报三级复核制’!”
她扳下第二根手指:“下面报来的消息,不能直接信!”
“先让副手查,不同线人说的对不对得上!”
“再让申大人这样的专家看,消息重不重要,会不会影响打仗!”
“最后,请皇爷爷指定最公平、不结党的老大人,做最终检查!”
“假消息混不进来,重要消息也漏不了!”
叶向高、孙承宗等阁老频频点头。
这设计最大限度保了情报质量,避了误判!
“第三呢?”有大臣忍不住追问。
朱徵妲眨眨眼,小脸上满是认真,等着揭晓最后一张底牌。
第三,‘籍贯回避制’。
”她扳下最后一根手指,小脸严肃起来,“不能让管情报的人,去管他自己老家那边的事情。
“这样就不会有人因为亲戚朋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啦!”
她歪头笑得天真,话锋却字字见血:“也不会有人偷偷跟敌人做买卖,坏了‘边锋’的大事!”
每隔半年至一年,就得换个地方,不然时间长了,就会跟那里的人变成好朋友,说不定就会一起骗皇爷爷了!”
“嗡——”这番话如同惊雷,在殿内炸响!
前两条是精密严谨,这第三条,直戳人性弱点、洞穿世情!
多少王朝痼疾,就卡在盘根错节的地方势力、剪不断的乡土人情!
郡主此法,狠辣又精准,正中要害!
殿内静得能听见烛泪滚落的声响。
众臣怔怔盯着那三根肉乎乎的小手指,仿佛望见重塑大明江山的三大支柱!
“噗通——”年过花甲的御史周起元,第一个绷不住。
“陛下!郡主三策,乃安邦定国的良方!”他直直跪倒在地,老泪纵横:
“严格执行,可保‘边锋’数十年无虞,更能推及吏治、财政!郡主……真乃神人也!”
他这一跪,如惊雷破静,叶向高、孙承宗、赵世卿,熊廷弼、申用懋,
所有懂深意、知利害的重臣,尽数心潮澎湃,或躬身,或跪倒,齐齐俯首!
“陛下圣明!天降祥瑞于大明!郡主之智,臣等……望尘莫及!”
万历帝看着跪倒一片的臣子,再看看殿中那个小小的孙女,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豪情与震撼。
“众卿平身!”他深吸一口气,声音洪亮而坚定。
“郡主朱徵妲所陈各策,深谋远虑,切中时弊!朕决意,悉数采纳,颁为‘边锋’铁律!”
“着太子朱常洛总揽,护国郡主朱徵妲参详,内阁、兵部、户部、都察院协力,据此细化条例,刊印成册,严格执行!”
“朕之‘边锋’,今日起,方算真正利剑出鞘!”声震殿宇,余音绕梁。
朱由校紧紧拉着妹妹的手,小脸上满是骄傲。
朱徵妲则眨了眨清澈的大眼睛,看着激动的皇爷爷和众位大臣,心里偷笑:
“不好意思,喜欢历史,还是有点用处的,震撼下历史名人爽歪歪。”
如比,大明第六局,代号“边锋”,其制度的骨架,人才的血肉,监督的经络,都已然齐备。
大明最隐秘的利剑“边锋”,在这一刻,终于淬火完成,
“边锋”指向所有潜藏在暗处的敌人。
而执剑者,是那高踞九重的帝王,更是那个年仅三岁,却已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小小帝姬。
【本章金句】
1. “给情报分等级呀!‘绝密’的只给您和熊伯伯看;‘机密’的给兵部、内阁的大人们看;‘普通’的才给下面的将军。”
2. “就像拼图呀!一个人容易拼错,四个人一起看,是不是就难错多啦?”
3. “三根肉乎乎的小手指,仿佛望见重塑大明江山的三大支柱!”
4. “情报官员,须避籍贯任职,防乡党徇私!”
5. “朕之,今日起,方算真正利剑出鞘!”
【小剧场】
标题:老臣们的深夜食堂
周起元:(揉着膝盖)今日这一跪,跪得心服口服
叶向高:(夹菜)三岁稚子,竟能想出籍贯回避制,直戳吏治要害
熊廷弼:(拍桌)那经费双轨制才叫绝!看谁还敢贪墨军饷
邓全:(阴着脸)咱家以后这日子...难过了
众人齐声:(举杯)为郡主贺!为大明贺!
预告
边锋初战
喜欢大明养生小帝姬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大明养生小帝姬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