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知罪!学生万死!”林霄赶紧应声,声音干涩得如同破裂的竹帛,带着劫后余生的颤抖。他知道,这是最后的审判前的例行公事,但他依旧不敢有丝毫大意。
“嗯,知罪就好。”朱元璋淡淡道,语气平淡却蕴含着无尽的威严和生杀予夺的冷酷,“那你自己说说,朕,该如何处置你?嗯?是依律处斩,以儆效尤?还是念你略有几分歪才,留你一条性命?”
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送命题!求饶,会显得怯懦无能,毫无风骨,之前苦心经营的“忠直”人设瞬间崩塌,可能立刻就会被看不起而处死;狡辩,更是自寻死路,等于否认皇帝的权威;至于求情…更是想都别想。
林霄把心一横,将所有的恐惧、侥幸、算计都强行压下,再次将额头重重地磕在冰冷坚硬的地面上,发出清晰的响声。他抬起头,脸上混杂着悔恨、决绝和一种奇异的平静,声音带着一种豁出一切的、近乎悲壮的坦荡:
“学生犯下大不敬之罪,条条皆属十恶不赦!如何处置,全凭陛下圣心独断!学生唯有…唯有感激陛下天恩浩荡,肯垂怜听学生说完这满腔不合时宜的肺腑之言!如此…便死而无憾了!只盼陛下能以学生之血,警醒后来者,虽言路当开,亦不可如学生这般鲁莽狂悖!”
他以退为进,将最终的决定权完全、彻底地交还给皇帝,并再次强调自己“死谏”的初衷是为了“尽言”、为了“忠君”,而非为了“求生”。
他甚至主动请求皇帝用自己的死来警示他人,这看似愚蠢的“忠直”,恰恰是他最后的、也是最冒险的赌注——赌朱元璋那复杂性格中,还存在着一丝对这种“傻乎乎的忠诚”的欣赏,哪怕这种“忠诚”看起来又蠢又冒险,但其核心似乎是真的在为他老朱家的江山着想。
殿内又安静了片刻。静得能听到烛泪滑落、滴在铜盘上的轻微“滴答”声,如同生命的倒计时。
然后,林霄听到了一声极轻微的、似乎是嗤笑,又似乎是冷哼的声音,那声音里包含着太过复杂的情绪——有嘲弄,有疲惫,有玩味,或许还有一丝极其微弱的、几乎不存在的感慨——让人根本无法分辨。
“死而无憾?说得倒是轻巧。”
朱元璋的语气里带上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冰冷的嘲弄。
“咱大明开科取士,需要的是能为国分忧、为民请命的栋梁之材,不是只会找死逞能、博取虚名的蠢材。你的命,是咱的,咱没让你死,你想死也没那么容易。”
林霄屏住呼吸,全身的血液似乎都涌向了头部,让他一阵眩晕,又瞬间变得冰凉。他知道,最终的判决,马上就要降临了。是生是死,就在下一刻。
“林霄,”
朱元璋的声音变得清晰、冷静而郑重,每一个字都如同刻印在空气之中,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咱,给你一个机会。一个…活命的机会,也是一个,证明你并非蠢材、或许真有点用处的机会。”
喜欢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