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婉闻言,却是极轻微地摇了摇头,唇角勾起一丝几乎看不见的、带着淡淡无奈与淡淡嘲弄的弧度:“林公子此言差矣。树欲静而风不止。家父身在都察院,职责所在,早已身处漩涡;我在京城,身为苏家之女,便注定不可能真正置身事外,独善其身。没有你,难道胡党便会因我苏家清流之名而青眼有加吗?或许只是发作的由头不同、时机早晚罢了。彼时,或许又是另一番光景,另一番艰难。”
她看得如此透彻,如此清醒,将这朝堂倾轧的残酷本质一语道破,让林霄一时无言以对,心中却因她的明澈与坚韧而更添几分复杂的敬意与心疼。
“更何况,”她声音放得更轻,更缓,如一片轻盈的羽毛拂过心尖,却又带着千钧之力,“能与公子同道,得知这世间尚有不甘沉沦、不愿同流、愿于沉沉暗夜中擎起微光之人,是苏婉之幸,而非之祸。”
阁内陷入一片深沉的寂静,唯有红萝炭偶尔爆裂的轻微噼啪声、香炉中青烟袅袅上升的轨迹、茶水微沸的细响,以及两人之间无声流动的、难以言喻却切实可感的紧张情愫在静静蔓延。窗外寒风依旧呜咽,却仿佛被那暖意与香气隔绝,远在了天涯之外。
林霄深深地望着她,心中翻涌的情绪几乎要冲破一直以来精心构筑的理智堤防。他想起她一次次在集雅斋这方安静天地里,为他提供关键而及时的情报,想起她冷静剖析局势、切中肯綮,想起她此刻的坚韧、理解与那份默默承受一切的静气…这个女子,早已不仅仅是他复仇和生存路上不可或缺的盟友,更是在这冰冷绝望的权谋泥潭中,唯一能让他感到温暖与慰藉的存在。
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胸腔里澎湃激荡的情感洪流,从怀中取出一个用油纸仔细包裹、仅有拇指大小、触手微凉的扁平小瓷瓶,轻轻推到苏婉面前的桌面上。瓷瓶素白无饰,显得格外朴素。
“这里面是些提神醒脑、能暂缓惊悸的药油,我…我托人配的,味道极淡,几不可闻,可佩于身边贴身藏匿。”他避开她探究的目光,语气尽量保持平常,仿佛只是在交代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京城风波恶,人心叵测,若遇急事,或感心悸不安时,可取出嗅闻少许,或能…定心安神,暂得片刻宁静。”
这药油是他根据前世模糊的记忆碎片,结合此世所能寻到的药材,秘密寻人配制而成,其中几味药材颇为罕有,确有一定的舒缓紧张、宁神定志之效。更关键的是,在那素白瓷瓶的底部,他用极细的钢针,尖蘸墨漆,精心刻了一个微不可察、需指尖细细抚摸才能辨出的“安”字。这是他留给她的,一个超越言语的、极其隐晦却重若千钧的承诺与牵挂。
苏婉的目光落在那个静静置于桌面、毫不起眼的小瓷瓶上,没有立刻去拿。她静默了片刻,长长的睫毛垂下,在眼睑下方投下一小片淡淡的阴影,完美地遮住了眼中瞬间翻涌又迅速被压制的复杂情绪。然后,她伸出纤长白皙、指尖泛着健康粉泽的手指,动作轻缓却坚定地将那枚小瓷瓶拿起,握入手心。瓷瓶本身冰凉如玉,此刻却仿佛带着灼人的温度,透过皮肤,直烫到她心里去。
“多谢。”她低声说,声音平稳,却比平时更软几分。她没有多余的话,没有追问药油来历,也没有推辞,只是无比自然地将瓷瓶收入袖中的暗袋里,一切尽在不言中。那份默契,已然深入骨髓。
“我离京后,会通过...之前的渠道,尽力传递消息。”林霄继续说道,指的是他们之前约定的、经由那卖炊饼老汉的秘密通信方式,“京城诸事纷繁,波谲云诡,便有劳...便有劳苏姑娘多加留意了。”他本想说“多多保重”,话到嘴边,却硬生生换成了更符合他们表面“盟友”身份的、更显疏离的措辞,然而那瞬间的迟疑和转换间的生硬,彼此皆心照不宣,反而更添一抹难以言说的怅惘与亲密。
苏婉微微颔首,目光沉静地迎上他的视线,吐出四个字:“京城有我。”字字清晰,轻飘飘的,却重逾千斤。这是承诺,是保证,是告诉他,她会守住后方,会像之前一样,继续用她的智慧和方式收集情报,会在他看不到的地方,与他隔空并肩,共同面对前方的惊涛骇浪。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被无限拉长、凝滞。烛火又是噼啪一声轻响,爆开一朵小小的灯花,拉回了两人的思绪,也提醒着现实的紧迫。
林霄知道,他必须走了。此次会面已是冒了极大风险,不宜久留。他站起身,衣袂轻动:“时辰不早,我该回去了。”
苏婉也随之起身,没有出言挽留,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眸光如水,深深地望着他。
林霄走到门口,手搭在冰凉的门扉上,迟疑了一瞬,终是没有回头,只低声道:“保重。”声音干涩,蕴含了万千未尽之语。
然后,他不再犹豫,决然推开门,身影迅速融入门外走廊那片昏暗交织的阴影之中,脚步声由近及远,渐行渐远,最终消失不见。
听松阁内,重归寂静,只剩下炭火燃烧的微响和愈发浓郁的鹅梨甜香。
苏婉独自站在原地,良久,才缓缓抬起手,指尖轻轻拂过袖中那枚微凉坚硬的瓷瓶轮廓,仿佛那是世间最珍贵的暖玉。
窗外寒风依旧呜咽,她却觉得心头某一处,前所未有地安定、温暖且充满力量。她走到窗边,并未推开窗户,只是透过细密的窗棂缝隙望向外面漆黑冰冷的夜空,目光沉静、坚定而清澈,仿佛已穿透重重黑暗,看到了某种未来的微光。
而离开集雅斋、快步穿行在昏暗街巷中的林霄,迎着刺骨凛冽的寒风,却感觉不到丝毫冷意。袖中似乎还残留着那缕鹅梨帐中香的清雅余韵,耳边反复回荡着她那句清晰而有力的“京城有我”。
那份于危难中相互扶持、彼此守望的信任与难以言喻的情感,如同暖流,在他四肢百骸间无声流淌。在他心底无声地蔓延开来,带着一种陌生的、却令人无比安心与坚定的暖意:
“有个能分享秘密、能彼此懂得、能相互托付的人...真好。”
冰冷的夜色里,两颗因共同秘密和险恶境遇而紧密相连的心,于风暴前夕的短暂宁静中,悄然靠近,一份未曾明言却彼此心照不宣、坚实无比的情愫,在沉默中潜滋暗长,成为照亮前行之路的微弱却执着的星光。
喜欢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