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婉闻言,细长的柳眉微微蹙起,她认真地想了想,随后轻轻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歉意与谨慎:
“赌坊勾栏之地,非妾身所能涉足听闻,其中人物,更是知之甚少。这类市井豪侠之辈,传闻往往夸大其词,真假难辨。” 然而,她话锋并未完全关闭,显示了她愿意帮助林霄的诚意,“不过……家中有位跟随多年的老仆,他的一位远亲似乎在顺天府衙门当差,平日里接触三教九流较多。若林公子确实对此人好奇,妾身或可请老仆代为打听一二,只是需要些时日,且未必能得悉全貌。”
说到这里,她清澈的目光再次投向林霄,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却不知林公子为何突然问起这等市井人物?” 她敏锐地察觉到,这个问题似乎脱离了之前“读史感慨”的范畴,透露出一种不同的意图。
林霄心中微微一凛,暗怪自己有些冒进了。他立刻意识到必须迅速掩饰,不能引起苏婉更深的好奇或担忧。他脸上浮现出一种恰到好处的、带着些许尴尬的笑容,仿佛是被看穿了某种无谓的好奇心,巧妙地解释道:
“哦,苏姑娘不必麻烦,我也只是随口一问,并无要紧。实在是前日在翰林院,听几位年轻同僚闲聊市井见闻,当作趣谈提及此人,我便一时好奇记下了。想来也是些不经之谈,当不得真。我们还是继续说说方才那本前朝笔记的考证吧。”
他迅速而自然地将话题引回了安全的学术领域,语气轻松,仿佛刚才的问题真的只是一时兴起的插曲。
苏婉静静地看了他一眼,那双仿佛能映照人心的眸子里,闪过一丝了然,但她没有再继续追问。她只是轻轻“嗯”了一声,顺从地将话题转回了书本之上。
然而,林霄却从她那短暂的目光交汇中,感受到了一种无声的洞察力。她或许不完全清楚林霄在做什么,但她一定感知到了他话语背后隐藏的沉重与谨慎。这份聪慧与善解人意,让林霄在感激之余,也平添了一份更深的警惕与自责。
他再次于心底重申那个铁律:无论如何,绝不能将苏婉直接卷入任何具体的、可能带有风险的行动之中。她提供的信息是背景,是参考,是照亮暗处的烛火,但她本人,必须始终置身于风暴眼之外的宁静之地。
茶凉,书尽。例行会面结束,林霄起身告辞。苏婉送至集雅斋门口,并未多言,只是微微一福。
走在返回翰林院的路上,午后阳光正好,街市喧嚣,但林霄内心沉浸在复杂情绪中。
苏婉提供的信息,如同散落的珍珠被串起,变得清晰有价值,让他心中的计划拼图更完整,行动底气更足。她的智慧与所连接的清流网络,是他在凶险棋局中最重要的助力和最温暖的慰藉。
然而,这份依赖与信任,也让他肩头责任愈发沉重。利用这份纯洁情谊获取信息,哪怕为更大正义,也让他内心不安。他必须成功,绝不能失败。因为失败不仅意味自身毁灭,更可能将苏婉及其家族拖入深渊。
他抬头望向紫禁城,目光坚定而深邃。接下来的每一步,都需更加如履薄冰,但方向,已然更加清晰。幽兰之言,虽轻虽缓,却足以辨明前路迷雾中的险滩与暗礁。
喜欢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