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车驶下广连高速阳山段出口时,司机老陈特意放慢了车速,朝着副驾驶座的李泽岚笑了笑:“李县长,过了前面那座连江大桥,就算真正进阳山地界了。”
李泽岚闻声抬头,目光透过车窗望向远方。只见一条碧绿的江水如绸带般缠绕在群山之间,江面上横跨着一座石拱桥,桥身两侧刻着“阳山欢迎您”五个朱红大字,字体遒劲有力,透着几分乡土的质朴与热情。车窗外的风带着南方特有的湿润气息,夹杂着泥土与草木的清香,与北京干燥的春风截然不同,让久坐飞机的李泽岚精神一振。
“周主任,这连江,就是资料里说的‘连江画廊’吧?”李泽岚转头看向身旁的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周明,指着窗外沿江而建的村落问道。周明连忙点头:“是啊李县长,咱们阳山的母亲河就是连江,从北到南穿县而过,两岸的风光被称为‘小漓江’呢。不过现在还没到旅游旺季,等到了春夏之交,江面雾蒙蒙的,那才叫好看。”
说话间,车子驶过连江大桥,沿着江边的公路蜿蜒前行。道路两旁,成片的沙糖桔果园顺着山坡铺展开来,青涩的果实挂满枝头,被阳光照得泛着莹润的光泽;偶尔能看到几户农家小院,白墙黛瓦掩映在竹林间,院门口晾晒着刚收割的稻谷,几位老人坐在竹椅上晒太阳,孩童拿着竹蜻蜓在田埂上追逐打闹,一派宁静祥和的乡村景象。
李泽岚一边看着窗外的景色,一边在心里对照着这几天整理的阳山资料。资料里说,阳山森林覆盖率达72.5%,是广东省的“生态后花园”,此刻亲眼所见,才真切感受到这份“生态优势”的分量——可随之而来的,是资料里那些刺眼的数据: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仅为清远市平均水平的七成;6个乡镇被列为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23个行政村是“欠发达村”;8个偏远村寨至今还是砂石路,老人看病要走两三个小时山路……
“好看是真好看,就是不知道这好山好水,啥时候能变成老百姓的‘钱袋子’。”李泽岚在心里暗自感慨,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背包里那本西南调研笔记本,封皮上曼歇坝村的名字隐约可见。他想起玉香阿婆塞给他茶叶时的眼神,想起岜沙苗寨孩子们渴望校车的模样,心里暗暗下定决心:到了阳山,一定要把这里的好资源盘活,让老百姓真真切切地过上好日子。
车子行驶了约莫二十分钟,前方出现了一片相对规整的建筑群,周明指着前方说道:“李县长,前面就是县政府大院了,咱们快到了。”李泽岚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栋四层楼高的灰白色办公楼矗立在一片开阔的广场上,楼顶上“阳山县人民政府”的牌子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办公楼前的广场上,栽着几棵高大的榕树,枝繁叶茂,树荫下摆放着几张石桌石凳,几位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正坐在那里讨论着什么。
按照李泽岚过往对基层任职的了解,新任县长报到,通常是由县政府办公室主任牵头接站,先安排好住宿,再找时间与县委书记等班子成员见面。毕竟,县委书记作为地方党委“一把手”,日常事务繁杂,极少会亲自到办公楼前迎接新任县长——这既是不成文的规矩,也是上下级之间的一种默契。
所以,当商务车缓缓驶入县政府大院,稳稳停在办公楼门前的台阶下时,李泽岚推开车门的瞬间,脚步猛地顿住了,眼神里满是错愕。
办公楼门前的台阶下,站着七八个人,为首的中年男人穿着一件熨帖的藏青色中山装,领口别着一枚亮闪闪的党徽,正带着笑意朝他走来。李泽岚虽然从未见过此人,但从他的气场与站位不难判断——这正是阳山县县委书记,陈卫国。
“这……怎么会是陈书记亲自来接?”李泽岚心里“咯噔”一下,下意识地低头整理了一下衬衫领口,又抬手捋了捋有些凌乱的头发,快步迎了上去。他脑子里飞速闪过各种念头:按规矩,自己作为新任县长,理应先到县委办公室报到,再主动登门拜访陈卫国,汇报工作思路,怎么反倒让书记亲自在办公楼前等他?这“破格”的礼遇,显然不合常理。
很快,李泽岚就想明白了其中的缘由——自己是从农业部下来的干部,虽然只是平级调任,但“京城来的背景”在基层县城里,本身就带着特殊的分量。陈卫国亲自迎接,既是对“上级单位下来的干部”的重视,更藏着对他能带来政策倾斜、资源对接的期许。想通这一点,李泽岚心里既有几分受宠若惊,又多了几分压力:这份“破格”的迎接,既是礼遇,也是考验,往后在阳山的工作,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成绩,才能不辜负这份期待。
“泽岚同志,一路辛苦了!”陈卫国快步走到李泽岚面前,主动伸出手,声音洪亮有力,带着南方口音特有的温和,却又透着不容置疑的沉稳。
李泽岚连忙握住他的手,能清晰地感觉到陈卫国掌心的温度——那是一双常年干活、握笔留下的手,掌心布满薄茧,指关节有些粗大,握手的力道很足,带着一种基层干部特有的实在与坦诚。“陈书记,您太客气了,本该是我先登门拜访您才对,怎么好劳烦您亲自来接?”李泽岚语气谦逊,微微躬身,姿态放得很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