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的余晖像融化的金箔,把江州水源地的河面染成暖橘色,晚风掠过防洪堤的杂草,带着水汽拂在陆衍之脸上 ——
那水汽里混着河底水草的腥气,还有远处稻田飘来的稻花香,是他从小熟悉的江州味道,可此刻这熟悉的气息里,却藏着让人紧绷的危险。
他指尖夹着 “幽灵” 的资料照片,指腹反复摩挲着相纸边缘,纸张边缘被蹭得有些发毛 ——
照片里的男人穿着意大利定制西装(袖口绣着极小的 “暗网联盟” 标志,不凑近看根本发现不了),金丝眼镜后的眼神藏着冷光,嘴角那抹若有若无的笑;
和三年前巴黎 “地铁生化威胁事件” 中监控拍下的恐怖分子如出一辙。
那是 2022 年深秋的巴黎,13 号线地铁正载着早晚高峰的人流穿梭(彼时车厢里挤满了通勤的上班族、背着书包的学生,还有推着婴儿车的母亲,人流量超 10 万 / 小时)。
恐怖分子假意在塞纳河水源地投放 “无害模拟剂”,吸引法国警方全部警力,实际却在 13 号线的通风系统里,释放了 “VX 变种病毒”——
这种病毒接触皮肤即可致命,当时感染的 12 人中,有 3 名地铁工作人员、2 名儿童,还有 7 名普通乘客。
若非国际反恐小组在病毒扩散前,用便携式消毒设备封锁了整段地铁,后果不堪设想。陆衍之至今记得,当时他作为观察员参与后续调查,看到地铁车厢里残留的病毒检测痕迹时,指甲几乎嵌进掌心。
猎豹站在他身侧,军用望远镜的镜筒泛着冷光,正对准三公里外的主取水口 ——
那取水口是江州 200 万市民的 “大水缸”,钢筋混凝土浇筑的闸门上,还印着 “2019 年南水北调配套工程” 的字样。
“陆指挥,12 个取水口已各部署 8 名警力,防化组携带的生物传感器全到位了 ——
这是德国产的‘BioDetect-700’,能精准识别 30 余种高危病原体,包括炭疽杆菌、VX 病毒、新冠变种等,灵敏度达 0.01ng/mL,从采样到出结果仅需 90 秒。”
猎豹顿了顿,指了指防化队员胸前的设备,
“去年中东反恐行动里,就是靠它在 2 分钟内识别出恐怖分子携带的炭疽杆菌,当时那伙人想在巴格达菜市场投放病毒,多亏这设备提前预警,避免了至少 50 人感染。”
陆衍之点点头,目光扫过远处巡逻的警车 ——
车顶上的毫米波雷达正实时扫描周边 500 米范围,屏幕上跳动着绿色的热源点,任何超过每秒 1.5 米的快速移动目标,都会被自动标记为 “可疑”。
他把照片塞进战术马甲的内袋,那里还贴着胸口,能感受到布料下心脏的跳动:
“‘幽灵’比巴黎那伙人更狡猾,表面盯着水源地,说不定在打市区密集场所的主意。让技术组把排查范围扩大到酒店、仓库和大型商超,重点查近三天入住的境外人员 —— 尤其是持欧洲护照、登记地址模糊的。”
他想起半年前的 “暗网联盟” 潜入案,
“上次他们的人,就用伪造的英国护照潜入临市,护照编号是‘GB’,看似正规,实则编号末尾的校验码错了一位,要不是技术组比对了英国移民局的实时数据库,根本发现不了。”
“明白!”
猎豹刚要转身用对讲机布置任务,陆衍之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屏幕上 “妈” 的备注像团暖光,在战术马甲的深黑色调里格外显眼 ——
那备注是清沅帮他设置的,还特意换了个粉色的爱心图标,说
“这样你看到妈妈的电话,就不会总皱着眉了”。
他走到防洪堤的僻静处接起,母亲的声音裹着电流传来,带着掩饰不住的颤抖,连呼吸都有些急促:
“衍之,你爸刚刷到江州的新闻,说有可疑人员在水源地附近活动,你没事吧?
我们昨天到燕京,清沅这孩子一路都在念你,说你上次执行任务时胳膊还受着伤 ——
就是你去边境抓毒贩,被刀划了个十厘米的口子,缝了八针的那次,她到现在还记着你换药时疼得皱眉的样子…… 要不你跟领导请个假,先回燕京避一避?”
陆衍之望着远处居民区的灯火 —— 那片亮着暖黄灯光的楼群里,3 栋 1802 的窗户还亮着,是他和清沅一起选的公寓。
他记得清沅当初非要选 18 楼,说 “18 谐音‘要发’,咱们的日子要越来越好”,阳台还摆着清沅养的多肉,是她从老家带来的 “桃蛋”,临走前特意交代邻居帮忙浇水,说
“等我回来,要看到它们胖乎乎的”。
他放柔声音,指尖无意识地抠着马甲上的纽扣,那纽扣是战术款的合金材质,边缘被他抠得有些发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