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吧,皇上。” 沈清辞笑着点头,“对了,还有一件事。我去江南,需要一个合适的身份。若是以侯府千金的身份,太过扎眼,恐怕会引起怀疑。”
萧煜宸想了想,道:“不如这样,我封你为‘江南盐务督查使’,持尚方宝剑,全权负责此案。这样一来,你行事也方便些。”
沈清辞眼睛一亮:“皇上这主意不错!有尚方宝剑在手,看那些贪官污吏还敢不敢嚣张!”
两人商议妥当,便开始紧锣密鼓地安排起来。萧煜宸回到宫中,立刻下了一道圣旨,任命沈清辞为江南盐务督查使,前往江南彻查私盐案。消息一出,朝野震动。
有人赞同,认为沈清辞聪慧过人,定能查清此案;也有人反对,认为女子不宜参与朝政,更不用说去查办如此重大的案件。户部侍郎李坤得知此事后,心中暗暗警惕,但表面上却装作十分赞同的样子,还主动上书,请求协助沈清辞查办此案。
沈清辞对此早有预料,她知道李坤这是想借机打探消息,甚至可能会暗中使绊子。不过,她也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点,让李坤放松警惕。
几日后,沈清辞收拾妥当,带着挽月和几名心腹,以及萧煜宸派来的暗卫,踏上了前往江南的路程。
一路无话,一行人晓行夜宿,半个多月后,终于抵达了江南苏州府。苏州知府早已接到圣旨,率领一众官员在城门口迎接。
沈清辞坐在马车里,掀开车帘一角,看着外面跪了一地的官员,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这些人之中,恐怕不少都与私盐案有关,今日这场面,不过是逢场作戏罢了。
“沈大人,一路辛苦,下官已在府衙备下薄宴,为大人接风洗尘。” 苏州知府王大人恭敬地说道。
沈清辞走下马车,目光淡淡扫过众人,语气平静:“接风宴就不必了,本官此次前来,是为了彻查私盐案,时间紧迫,先去府衙议事吧。”
王大人愣了一下,没想到沈清辞如此雷厉风行,但也不敢多说什么,连忙应道:“是,下官遵命。”
一行人来到府衙,沈清辞直接来到议事厅,坐下后,开门见山地问道:“王大人,关于江南私盐案,你这里可有什么线索?”
王大人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回沈大人,私盐贩子十分狡猾,行踪不定,下官派人查了许久,也没查到什么实质性的线索。而且,江南盐商众多,关系复杂,查起来十分困难。”
沈清辞心中冷笑,这王大人明显是在敷衍她。不过,她也不着急,而是说道:“既然如此,那本官就亲自去查。你立刻派人,将江南所有盐商的名单以及最近半年的盐运记录,全部送到本官的住处。另外,本官要亲自去盐场和码头看看。”
“是,下官这就去安排。” 王大人连忙应道,心中却暗暗嘀咕,这沈清辞看着年轻,没想到行事如此果断,看来这次是来真的了。
接下来的几日,沈清辞先是仔细查阅了盐商的名单和盐运记录,发现其中有几家盐商的盐运量明显异常,尤其是一家名为“裕丰盐行”的盐商,最近半年的盐运量比往年增加了数倍,而且运输路线十分隐蔽。
沈清辞立刻意识到,这“裕丰盐行”恐怕有问题。她决定亲自去“裕丰盐行”探查一番。
为了不打草惊蛇,沈清辞换上了一身普通的布衣,扮成一个普通的百姓,带着挽月,来到了“裕丰盐行”所在的街道。
“裕丰盐行”位于苏州府最繁华的商业街,门面十分气派,门口人来人往,生意看起来十分兴隆。沈清辞和挽月混在人群中,观察着盐行的动静。
“姑娘,这盐行看起来挺正规的,不像是私盐贩子啊。” 挽月低声说道。
沈清辞摇了摇头:“越是看起来正规的地方,越有可能藏着猫腻。你看,这盐行门口虽然人多,但大多都是些小商贩,真正的大客户却很少。而且,你注意到没有,盐行后面有一个小门,时不时有马车进出,却从不经过正门,十分可疑。”
挽月顺着沈清辞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盐行后面有一个不起眼的小门,门口站着几个彪形大汉,警惕地看着四周,每当有马车过来,他们都会仔细检查一番,然后才放行。
“姑娘,您说得对,这小门确实可疑。” 挽月点了点头。
沈清辞想了想,对挽月说道:“你去附近打听一下,看看这‘裕丰盐行’的老板是谁,还有这盐行的背景。我在这里继续观察。”
挽月应了一声,便转身离开了。沈清辞则继续留在原地,观察着盐行的动静。
过了一会儿,一辆不起眼的马车停在了盐行后门,几个大汉检查了一番后,便让马车进去了。沈清辞眼睛一亮,悄悄跟了上去。
她绕到盐行后面的小巷里,借着墙壁的掩护,看到马车停在了一个仓库门口,几个伙计从马车上搬下了几个大箱子,搬进了仓库里。
沈清辞心中一动,这箱子里装的,恐怕就是私盐。她正想靠近看看,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个声音:“你是谁?在这里干什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