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仅是对你个人学识和影响力的认可,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这不是区域性的交流,
而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牵头,
多家顶级学术机构联合主办的世界级顶尖文化盛会。
与会者的名单堪称一部世界文化名人录,每一个名字都重若千钧。
讨论将直接触及各文明的核心价值观、历史叙事、哲学根基以及对现代世界的贡献。
这关乎到在未来全球文化格局中,谁的理念更能引领方向,
谁的故事更能打动人心,谁的文化更具普世价值。
其结论和产生的思潮,将直接影响未来数十年的国际文化舆论场。
这绝非象牙塔里的清谈。
其讨论成果将通过全球主流媒体放大,直接影响各国公众的文化认知和民族自豪感,
甚至会影响国家间的文化政策制定和交流策略。
这是一场争夺文化定义权和未来话语权的关键战役。
代表一个国家出席这样的场合,一言一行都会被放在放大镜下审视。
不仅需要深厚的学养、敏捷的思辨能力,
更需要极强的心理素质和从容的气度,因为面对的将是世界上最顶尖、也最挑剔的头脑。
凌默听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他修长的手指无意识地轻叩着桌面,眼神深邃,显然在快速权衡和思考。
包厢里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几位女孩更是心潮澎湃,她们爱的男人,竟然已经站到了足以代表国家文化出征世界舞台的高度!
这带来的骄傲感暂时压过了彼此间微妙的情愫。
片刻后,凌默抬起头,眼神恢复了清明,他没有立刻热血沸腾地答应,
而是用一种冷静而负责任的态度回应道:
“谢谢教授们的信任和邀请。
这件事意义重大,我需要仔细考虑一下近期的安排,也需要做一些必要的准备。
我会尽快给您一个明确的答复。”
这个回答,不冲动,不退缩,显得成熟而稳重。
许教授和顾教授闻言,非但没有失望,反而眼中赞赏之意更浓
——越是重大的责任,越需要沉静的担当。
他们知道,凌默已经将这件事放在了心上。
这场即将到来的世界级文化交锋,似乎正在向他发出召唤。
当许教授郑重其事地提出那个世界级文化论坛的邀请时,
顾清辞端着茶杯的手几不可查地微微一顿。
她那总是理性而平静的眼眸中,瞬间掠过了一系列复杂而迅速的情绪变化。
首先是纯粹的开心与自豪为凌默。
“世界文明对话峰会…
他竟然已经被认可到这种程度了?!”
一股与有荣焉的喜悦瞬间涌上心头。
她比在场任何人都更清楚这个论坛在国际学术界的重量级地位,那是真正顶尖学者碰撞思想的圣殿。
凌默能收到邀请,无疑是对他才华和影响力的最高肯定,
这让她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和骄傲,仿佛自己的眼光得到了全世界最权威的认证。
但紧随其后的,是深深的担忧。
“可是…那样的场合…”
她在国外留学的经历让她非常了解西方学术界的辩论风格和潜在的文化傲慢。
那绝非风花雪月的诗词唱和,而是唇枪舌剑、甚至暗藏机锋的思想交锋。
议题敏感且直接关乎国家文化立场,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她担心凌默虽然才华横溢,但毕竟年轻,面对那些学富五车、老辣成精的各国“大儒”们,是否会感到吃力?
是否会因为文化背景和辩论习惯的差异而吃亏?
是否会承受不住那份巨大的压力?
这份担忧源于她对他的关心,是一种下意识的保护欲。
然而,这担忧的思绪仅仅持续了片刻,
一个更加清晰、甚至带着一丝隐秘兴奋的念头迅速占据了她的大脑:
“如果…如果他去了…”
…那个她曾求学、生活过数年的城市。
那里的每一条街道、每一家咖啡馆、甚至论坛可能举办的那个着名会议中心,她都无比熟悉。
“那么,我就可以…”
她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几分。
这简直是一个从天而降的、绝佳的“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机会!
她可以以“有海外经验”、“熟悉当地环境”、“能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由,顺理成章地参与到他的行程中去。
在异国他乡,远离国内这些“干扰项”,
她的目光不经意地扫过叶倾仙和李安冉,
她将有大量的机会与凌默独处,进行更深层次的精神交流。
在他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的前后,她的陪伴和支持会显得尤为珍贵和难忘。
她可以在他需要的时候,提供关于西方文化思维习惯的见解,甚至帮他模拟辩论、准备资料,
真正成为一个对他有实质性帮助的“战友”和“知己”,而不仅仅是仰慕者。
想到这一点,顾清辞原本微蹙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