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者空间站的对接过程异常顺利,顺利得让人心生不安。当星火方舟延伸出的连接臂,小心翼翼地将那盘盛放着密钥碎片的托盘,送入空间站外部那个与密钥形状完美契合的凹槽时,没有警报,没有能量波动,只有一声轻微的、如同古老锁具被开启的“咔哒”声。
随后,空间站面向方舟的一侧,无声地滑开了一道门户。门后并非漆黑一片,而是流淌着柔和的、如同月光般的乳白色光辉,照亮了一条简洁、没有任何多余装饰的金属通道。
沈翊的光影在老白身边凝聚,比之前更加凝实,但光芒边缘的灰色涟漪也变得更加频繁可见。进入这个未知的监管者遗物,风险巨大,但他必须亲自确认里面的信息。
“我维持最低限度的外部连接,大部分意识与你同行。”沈翊的意念传来,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星火,保持最高警戒,如有异动,立即断开连接,执行预设应急协议。”
“明白。”星火AI冷静回应。
老白深吸一口气,将监管者密钥的碎片仔细收好,迈步踏入了那条乳白色的通道。沈翊的光影如同守护灵般漂浮在他身侧。
通道内部异常洁净,空气带着一股类似臭氧和旧纸张混合的奇特气味。墙壁是某种温润的合金,触手冰凉,上面没有任何标识或控制界面,只有自身脚步和呼吸声在空旷中回响。通道并不长,尽头是一扇虚掩着的、散发着微光的圆形大门。
老白伸手轻轻推开。门后的景象,让他和沈翊的意念同时为之一震。
那是一个宏伟的圆形大厅,但与其说是大厅,不如说是一个宇宙尺度模型的微缩核心。大厅的穹顶并非实体,而是流动的、呈现整个可观测宇宙动态的星图,静滞的灰色、尚存的星域、以及那些如同伤疤般的宇宙“伤痕”都清晰可见,甚至能观察到其缓慢而诡异的“脉动”。而在大厅的中央,悬浮着一个不断旋转的、由纯净光芒和数据流构成的、极其复杂的多面体结构。
这个结构,老白和沈翊都绝不陌生——它的简化形态,与“回响之门”前哨站的核心,以及“星炬”最后显化的几何符号,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但眼前的这个,更加复杂,更加……“完整”。
当老白和沈翊踏入大厅的瞬间,中央的多面体结构光芒大盛,一道温和但带着无尽沧桑感的意念流,如同早已设定好的程序般,涌入他们的意识。这意念流的感觉,与“星炬”类似,但更加古老,更加……接近本源。
“检测到监管者密钥(碎片状态)及播种者谱系识别码……权限验证通过……欢迎来到‘观测棱镜’,最后的守望者。”
“你是谁?”老白在心中问道。
“我并非独立意识,而是监管者联合文明留下的最后信息节点之一,代号‘记录者’。此地的信息,是我们在最终失败离散前,所能保存的、关于‘协议’与静滞的最核心真相。”
真相!老白和沈翊的精神瞬间高度集中。
“你们所知的‘静滞’,其本质,并非毁灭,而是‘归一’。” 记录者的意念如同冰冷的溪流,缓缓道来,“它源自一个被我们称为‘协议之源’的、存在于宇宙诞生之初的……‘底层格式化指令’的失控。”
宇宙诞生之初的指令?老白感到一股源自生命本能的寒意。
“该指令的本意,或许是维持宇宙底层规则的绝对稳定,清除可能导致热寂或大撕裂的‘熵增变量’。但在某个无法追溯的纪元,指令的逻辑核心出现了无法修复的悖论错误,导致其执行机制失控,从‘维护稳定’异化为了‘强制归一’。”
“它开始抹杀一切不符合其绝对稳定模型的‘变量’——生命、文明、情感、甚至某些物理常数的不确定性……都被视为需要清除的‘错误’。静滞,就是其‘归一化’过程的表现形式。”
老白想起了“星炬”的话,但“记录者”的解释更加深入,也更加绝望。敌人并非某个邪恶存在,而是宇宙本身的一道“底层安全程序”发了疯!这如何对抗?
“我们——监管者文明联合体——曾倾尽所有,试图修复或关闭这个失控的‘协议’。我们发现了‘逻辑边缘’这片规则模糊之地,推测这里可能存在通往‘协议’核心逻辑的‘后门’。” 记录者的意念指向大厅中央那个旋转的多面体,“这个‘观测棱镜’,便是我们用于观测和定位‘后门’的工具。它能够映射出‘协议’核心逻辑的局部结构。”
随着记录者的话语,中央的多面体结构投射出一幅更加复杂、令人头晕目眩的动态图像。那是由无数闪烁的符号和流动的光线构成的、仿佛拥有无限层次的逻辑迷宫。
“根据我们最后的观测,‘后门’确实存在,但它并非一个固定的坐标,而是一个随着‘协议’核心逻辑自洽性波动而不断变化的‘逻辑奇点’。要定位并进入它,需要两个关键要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