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万山举办的“迷雾寻真”拍卖会的邀请,宛如一封战书,直直摆在了楚天面前。
对方巧妙借势,把商业竞争转化成一场关于眼力与胆魄的公开较量。
避而不战,从来都不是楚天的行事风格。
拍卖会当晚,“百宝阁”三楼的拍卖厅内灯火通明,座无虚席。
此前《清明上河图》的风波,加上这场别出心裁的拍卖规则,吸引了江城乃至周边地区的藏家、富豪、古玩爱好者纷纷到场。
空气中弥漫着好奇、兴奋,还有一丝紧张的躁动。
楚天带着苏韵和铁柱准时入场,瞬间成为全场焦点。
无数道目光投来,有期待,有审视,更有一些人等着看这位“楚大师”在特殊规则下是否会失手,幸灾乐祸之意溢于言表。
沈万山亲自在门口迎接,笑容满面,姿态极为谦逊:“楚大师肯赏光,真是让寒舍蓬荜生辉!今晚的规则,还望大师多多指教。”
楚天淡然一笑,回应道:“沈老板客气了,规则既定,大家各凭本事便是。”
拍卖厅的布置与往常大不相同。没有琳琅满目的预展,所有拍品都被放置在特制的、完全不透明的合金密封箱中,箱体上只有一个编号。
按照拍卖师宣布的规则,所有拍品只能远观,不得上手,更无法开箱查验。
而最后三件压轴的“心拍”品,更是连箱子都不展示,仅由拍卖师口头描述,全凭买家“心证”。
这无疑是对所有参与者眼力、经验、魄力乃至运气的终极考验。
拍卖开始。
前几件物品,楚天并未出手。
他坐在席位上,双眸之中【洞虚神瞳】的能力悄然运转。
然而,那特制的合金密封箱显然经过精心设计,内部掺杂了某种能干扰能量场和微弱射线探测的材料。
这使得他的【透视】能力受到极大阻碍,视野中一片模糊,无法像往常那样清晰洞察内部物件的本质。
沈万山坐在不远处,嘴角噙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这密封箱,是他花费重金特意定制的,就是为了限制楚天传说中那“不合常理”的洞察力。
不过,楚天并未慌乱。【透视】受限,并不意味着他无计可施。
他集中精神,将【能量感知】提升到极致。虽然无法“看”清,但他能模糊地感应到密封箱内物品散发出的极其微弱的“能量场”。
那是岁月沉淀的气息,是材质本身蕴含的灵韵。
真品古玩,尤其是传承有序、材质上乘者,其能量场往往醇和、内敛而悠长;而仿品或新物,则显得浮躁、浅薄,甚至带有工业造物的“生硬感”。
同时,他开启【微观视界】,仔细扫描着密封箱外部极其细微的纹理、磨损痕迹,甚至箱体锁扣处可能沾染的、来自内部物件的微小颗粒。
这些,都能为他提供间接的线索。
结合他自身浩瀚如海的古董知识进行推理、排除,楚天开始出手了。
“第七号拍品,描述模糊,起拍价二十万。”拍卖师喊道。
楚天感应到箱内能量场温润如玉,带着明显的明代玉器特征,且箱体一角有极细微的朱砂残留,可能原配有锦盒。
他果断举牌:“五十万。”
最终,这件拍品以八十万成交。
开箱后,果然是一件明代和田白玉螭龙纹带板,市场价值超过两百万!
“第十二号拍品,起拍价十五万。”
楚天感知其能量场驳杂,带有明显的化学药剂残留气息,箱体无任何岁月痕迹。
他不动声色,静静旁观。
最终,这件拍品被一位老板以三十万拍走。
开箱后,竟是一件低劣的树脂仿古雕塑,引得全场一片嘘声。
接连几次,楚天或精准出手,或冷静旁观,判断无一失误。
他虽未明说,但其精准的眼光,已然通过一次次验证,让在场众人心服口服,看向他的目光充满了敬畏。
沈万山的脸色渐渐难看起来。
终于,到了压轴的“心拍”环节。
拍卖厅的气氛瞬间绷紧。
前两件“心拍”品,一件据称是“宋代佚名山水画”,一件是“战国青铜剑残件”,起拍价均高达数百万。
楚天凭借【能量感知】和描述中的逻辑漏洞,判断风险过高,并未参与竞拍。
最后一件压轴之宝被推了上来,依旧密封。
拍卖师的声音带着蛊惑:“诸位,最后一件,‘心拍’三号!根据委托人描述,此物乃滇缅边境出土,疑似蕴含高翠的老坑原石,皮壳表现极佳,重达三十公斤!起拍价——一千万!”
全场哗然!
一块连看都不能看,全凭一句话描述的原石,起拍价竟要一千万,这简直是疯狂的赌博。
众人窃窃私语,犹豫不决。赌石本就风险巨大,这“盲赌”更是将风险放大了十倍、百倍。
万一里面是块砖头料,这一千万可就打水漂了。
沈万山环视全场,目光尤其在楚天身上停留了片刻,带着一丝挑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