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来,又是二十载。
老宅的草莓藤早已爬满了整座院墙,甚至在屋顶的瓦缝里都冒出了零星的绿芽,成了远近闻名的景致。每年草莓成熟时,总会有邻里带着孩子来讨几颗红果,说是吃了傅家的草莓,日子都能甜三分。
如今,莓莓的重孙也已年过而立,成了两个孩子的父亲。他继承了家族的甜品工作室,将草莓甜品做得愈发精巧,却始终保留着最传统的草莓酱配方——那是夏晚星手写的笔记,纸页早已泛黄,边角被无数次翻动磨出了毛边,却被他装裱在工作室最显眼的位置。
“爸爸,为什么太奶奶的配方里,草莓要选带点青蒂的呀?”六岁的小女儿趴在工作室的操作台上,看着父亲挑选草莓,小脸上满是好奇。
男人放下手里的草莓,耐心解释:“因为带点青蒂的草莓,熬酱时能保留一点果酸,甜而不腻。就像过日子,有酸有甜才够味。”
旁边十岁的儿子拿着爷爷留下的铜锅,奶声奶气地接话:“就像太爷爷太奶奶的故事!太奶奶说,太爷爷第一次熬酱时把糖放多了,后来才慢慢找到甜和酸的平衡。”
男人忍不住笑了。这两个孩子,从小听着祖辈的故事长大,对“草莓”的理解,早已超越了水果本身。
周末,全家回老宅小住。孩子们一进门就钻进草莓藤下,小女儿举着刚摘的草莓跑向坐在藤椅上的老人——那是莓莓的孙女,如今也已是满头银发,却依旧精神矍铄,手里总攥着一串草莓形状的沉香木手串,那是当年傅景深送给夏晚星的礼物,代代相传到了她手里。
“太奶奶,您闻闻!这颗草莓好香!”小女儿把草莓凑到老人鼻尖,眼里的光和当年的莓莓如出一辙。
老人笑着接过草莓,用袖口轻轻擦了擦,递回给孩子:“快吃吧,这颗是藤尖上结的,最甜。”她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带着穿越岁月的温柔,“你太爷爷太奶奶当年总说,藤尖的草莓见阳光最多,就像心里装着光的人,日子再难也能熬出甜。”
儿子蹲在老人身边,翻看着那本被翻烂的家族相册。相册里最新的照片,是去年全家在草莓藤下的合影,三十多口人挤在一起,笑容比枝头的红果还要鲜亮;而最旧的那张,是夏晚星和傅景深的结婚照,黑白的影像里,两人穿着朴素的衣服,眼神却亮得惊人。
“太奶奶,太爷爷真的会在暴雨天,开车绕路给太奶奶送草莓蛋糕吗?”儿子指着一张泛黄的老报纸,上面刊登着傅景深当年为夏晚星做的“全城寻草莓”的故事——那是当年的记者朋友特意写的通讯,被家族珍藏了近百年。
老人的眼眶微微发热,点了点头:“是啊,那时候路不好走,你太爷爷的车陷在泥里,硬是扛着蛋糕走了两里地。他说,答应了的事,不能让你太奶奶等。”
孩子们听得入了迷,小女儿忽然奶声奶气地说:“等我长大了,也要找个愿意为我扛蛋糕的人!”
满院子的人都笑了,阳光透过草莓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每个人脸上,暖融融的。
傍晚,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吃晚饭。桌上的菜大多带着草莓元素:草莓酱排骨、草莓醋溜白菜、还有最经典的草莓酱抹吐司。男人给母亲盛了一碗草莓银耳汤,轻声说:“妈,您尝尝这个,按太奶奶的方子炖的,加了点川贝,润嗓子。”
老人喝了一口,眼眶湿润了。这味道,和六十多年前,夏晚星给她炖的那碗一模一样。
饭后,孩子们缠着老人讲太爷爷太奶奶的故事。老人从藤椅旁的木箱里拿出一个红布包,里面是一叠厚厚的信,信封上的字迹从遒劲有力渐渐变得颤抖——那是傅景深写给夏晚星的信,从年轻时的浓情蜜意,到老年时的絮絮叨叨,整整一箱子,记录了近半个世纪的牵挂。
“这封是你太爷爷出差时写的。”老人抽出其中一封,声音温柔,“他说看到当地的草莓比家里的小,就想起你太奶奶总说‘浓缩的都是精华’,特意买了一筐寄回来,结果路上捂坏了一半,气得你太奶奶在回信里画了个哭脸。”
孩子们凑在一起看信,信纸上的墨迹早已褪色,却能清晰地感受到字里行间的温度。小女儿指着信末的草莓图案,咯咯直笑:“太爷爷画的草莓好丑呀!像小番茄!”
老人也笑了,眼角的皱纹里盛着满满的岁月:“因为你太爷爷不擅长画画,却总在信末画草莓,说这样你太奶奶一看就知道是他写的。”
夜色渐深,孩子们在藤架下睡着了,嘴角还沾着草莓酱的痕迹。男人和妻子收拾着碗筷,看着月光下的草莓藤,忽然感慨:“妈,您说这草莓藤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让咱们家的故事传这么久。”
老人抚摸着手里的沉香木手串,轻声说:“哪是藤有魔力,是人心啊。你太爷爷太奶奶把日子过成了草莓酱,稠稠的,暖暖的,后辈们舀一勺拌进自己的日子里,自然也就甜了。”
是啊,人心才是最珍贵的传承。从傅景深弯腰给夏晚星擦嘴角的草莓汁,到莓莓给孩子讲祖辈的故事,再到如今的父母教孩子挑选草莓——那些藏在细节里的温柔,早已像草莓藤的根系,深深扎进了这个家族的土壤里,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很多年后,当小女儿也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她会坐在同样的藤椅上,给怀里的曾孙讲起那些关于草莓的故事:讲太爷爷绕路送的蛋糕,讲太奶奶手写的配方,讲那罐熬了百年的草莓酱……而枝头的红果,会像无数个过去的春天一样,映着岁月的光影,把甜和暖,悄悄洒进又一代人的心里。
红果会落,藤叶会枯,唯有那份藏在草莓香里的温情,永远流转,永远鲜活,像老宅上空的月光,照亮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路,也甜透了一辈又一辈的岁月。
喜欢半夏柒清欢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半夏柒清欢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