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长老的身份,带给林弈最直接的好处,便是权限的提升。广寒仙宗的藏经阁,共分九层,以往他只能凭借客卿令牌进入前六层,而如今,凭借那枚新得的、刻有冰月纹路的白玉长老令,他终于可以踏足那象征着宗门真正底蕴的第七、八层,甚至……传说中的第九层,也对他有限开放。
藏经阁第七层,与下方六层截然不同。这里没有成排的书架,只有寥寥数十个悬浮在半空中的光团,每个光团中都包裹着一枚玉简、一卷帛书或是一块奇特的传承晶石。它们如同拥有生命的星辰,按照某种玄奥的轨迹缓缓运行,散发出古老而强大的气息波动。
此地的典籍,已非具体的功法招式,更多涉及天地法则的感悟、上古秘闻的记载、以及一些失传技艺的传承,如炼丹、炼器、阵法、符箓的至高奥义。任何一件流传出去,都足以在外界引起腥风血雨。
林弈的神识扫过这些光团,信息便自然流入心间:
《太虚感应篇》、《周天星辰运转考》、《北域龙脉秘录》、《九幽寒气本源解析》、《上古宗门兴衰史》、《太乙炼器真解(残)》……
每一部都堪称瑰宝。但他并未在这些功法杂学上过多停留,他的目标明确——寻找一切与“剑阁”、“幽冥教”以及“北冥之渊试炼之路”相关的更深层记载。
他走向一个散发着凛冽剑意的银白色光团,光团中是一枚薄如蝉翼的玉片,标签名为《剑阁遗考》。
神识沉入,大量信息涌入脑海。这部《剑阁遗考》并非官方正史,更像是某位广寒仙宗先辈收集整理的考证笔记,内容远比之前看到的任何典籍都要详尽,但也更加零碎和充满推测。
“……剑阁鼎盛之时,掌日月星三脉剑道,太阴、太阳、戮仙三剑意纵横寰宇,莫可匹敌。然其覆灭之由,众说纷纭,有天外魔劫说,有内部分裂说,亦有‘道争’之说……”
“……吾曾于南荒绝地,见一剑冢,碑文有云:‘道不同,不相为谋,然幽冥侵染,不得不战。’疑指剑阁与幽冥教之道争。然‘幽冥侵染’何解?古籍记载,幽冥教信奉幽冥之主,功法诡谲,擅蚀人心智,控人神魂,与剑阁堂皇正道截然相反。二者之道,本就如水火,何须‘侵染’方战?此中或有隐情……”
“……北冥之渊,疑为剑阁最后据点之一,亦可能是其覆灭战场。深渊底部,或有‘归墟剑域’之入口,乃剑阁最终传承之地。然欲入剑域,非集齐三枚‘戮仙剑印’不可。剑印散落于试炼之路深处,非大机缘、大毅力者不可得……”
“……吾宗祖师,据传乃剑阁‘月剑’一脉旁支,携部分传承北上,创立广寒仙宗。故我宗功法剑意,与剑阁月脉同源,尤以《太阴真解》与‘太阴戮仙剑匣’关联最深。然世代相传,血脉渐薄,传承亦多残缺,欲得真传,非纯正太阴血脉或契合之剑意不可……”
这些信息,与林弈之前的经历和猜测相互印证。剑阁与幽冥教的道争,似乎并非简单的正邪对立,其中还涉及所谓的“幽冥侵染”。而北冥之渊深处的“归墟剑域”,才是剑阁的真正核心。广寒仙宗与剑阁的渊源,也比他想象的更深。
他继续查阅,又在一个记载着北域地理变迁的古卷光团中,找到了一条耐人寻味的记录:
“……北冥之渊,其寒非仅源于九幽,亦与上古‘冰魄道种’坠落有关。据传,此道种乃太阴本源所化,蕴含冰系法则终极奥义,若能炼化,可控北冥之寒,掌部分天地权柄。然道种有灵,自晦于渊,非缘不现。历代皆有修士深入探寻,皆无功而返,反多葬身其中……”
“冰魄道种?”林弈心中一动,联想到了慕怜雪觉醒的太阴血脉,以及那需要太阴血脉才能完全掌控的“太阴戮仙剑匣”。这两者之间,是否也存在某种联系?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通往第八层的楼梯入口。那里笼罩着一层更加凝实、符文更加复杂的光幕,散发出强大的禁制波动。
他手持白玉长老令,尝试靠近。令牌散发出柔和的白光,与那光幕接触。光幕荡漾了一下,并未完全开启,而是显现出一行文字:
“权限核实:名誉长老林弈。”
“准许进入第八层,时限:每日一个时辰。”
“第九层,暂未开放。”
光幕随即裂开一道仅容一人通过的缝隙。林弈迈步而入。
第八层的空间更加狭小,只有九个光团悬浮,每一个光团散发的气息都远超第七层。这里的典籍,已然涉及宗门最核心的机密与力量。
林弈一眼就看到了一个被冰蓝色火焰包裹的光团,其中是一卷晶莹的冰丝绸帛——《太阴真解·上部》。
他并未去触碰,这是寒月峰的核心传承,他无意觊觎。他的神识扫向其他光团。
《广寒月华大阵全解》、《北域镇魔录》、《虚空炼神术》、《宗门秘史·初代纪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