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议会舰队的到来,并未在地球公众层面掀起巨大波澜。官方以“与地外高级文明建立初步外交接触,共同维护太阳系安全”为由,谨慎地公布了部分信息,将那片悬浮在柯伊伯带之外的银色舰队,描绘成了一道守护的壁垒。
然而,在EUDFRI(地球联合前沿防御与研究院)的核心层,气氛却更加凝重。这道壁垒,同样也是一道监视之墙。
林弈被授予“秩序盟友·特殊顾问”的身份,像一把双刃剑。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安全保障,也让地球的一举一动,都暴露在议会那双冰冷而高效的眼睛之下。
议会前哨观测站——“视界之塔”,在冥王星轨道附近迅速建成。那是一座巨大的、不断进行着复杂几何变换的银色建筑,无声地收集着太阳系内的一切数据,从太阳风粒子到地球上互联网的每一段公开信息流。
林弈的“顾问”职责,也很快具体化。
他的第一个任务,并非来自外部威胁,而是来自脚下这片熟悉的土地。
“顾问阁下,”一个毫无感情的合成声音通过专用的量子通讯频道接入林弈在EUDFRI的静室,是“视界之塔”的AI接口,“检测到位于你们称之为‘百慕大三角’区域的海床深处,存在异常空间褶皱。能量签名与已知‘归墟之痕’衍生物有7.3%的相似度,但更…古老且内敛。根据协议,此类潜在‘虚无’污染,需优先排查。”
一份详尽的数据包随之传来,包括精确的坐标、能量波动频谱以及风险评估模型。
议会的工作效率高得令人窒息。他们抵达不过数日,就已经将地球像冰人一样从头到脚扫描了一遍,连深藏在海底的“胎记”都发现了。
林弈看着数据,眉头微蹙。百慕大三角的传说由来已久,以往多归咎于自然现象或磁场异常。但议会的数据显示,那里确实存在一个极其微小、但异常稳定的空间异常点,像一枚深埋在现实结构下的“钉子”。
“我已知晓。”林弈平静回应。他确实需要亲自确认。任何与“虚无”相关的蛛丝马迹,都可能在未来酿成大祸。
他没有惊动太多人,只带了苏晚晴和一支精干的小型科研团队,乘坐一艘具备深潜能力的先进潜航器,悄然前往目标海域。
海水从蔚蓝逐渐变为墨蓝,阳光被层层过滤,最终只剩下潜航器自身的光芒,刺破万米深海的永恒黑暗。巨大的水压使得外部结构发出细微的呻音。
“能量读数在升高,”苏晚晴盯着传感器,“空间波动异常稳定,这不像是自然形成的现象。”
最终,潜航器悬停在了一片异常平坦的海床之上。前方,没有任何肉眼可见的异常,但在林弈的神识感知和潜航器的先进传感器中,那里存在着一个极其细微的、如同水膜般荡漾着的“边界”。
“是一个稳定的亚空间入口,”星璇的远程投影在潜航器内浮现,分析着数据,“非常古老,结构……出奇的精巧,不像是‘虚无’侵蚀造成的破损,更像是一种……技术造物。”
林弈走出潜航器,强大的水压和黑暗对他而言如同无物。他靠近那道无形的“边界”,伸出手指轻轻触碰。
嗡——
没有排斥,也没有攻击。一股温和的、带着苍凉气息的信息流顺着他的指尖涌入意识。
并非“虚无”的冰冷死寂,而是一段被封存的……**记录**。
画面展开:
* 并非战争与毁灭,而是一片繁荣的景象。一个科技与灵性高度结合的古文明,其城市悬浮于云端,航行于星海。他们的样貌与人类相似,但眉心有着淡淡的光痕。
* 他们发现了“虚无之海”的存在,并试图理解、甚至……**沟通**。他们视其为宇宙的另一面,而非纯粹的敌人。
* 他们建造了这个微型的稳定入口,作为观测和研究的“窗口”。
* 然而,某一天,沟通失败了。“窗口”彼端传来的不再是混沌的能量,而是某种具有侵蚀性的“意志”。恐慌蔓延,文明内部爆发了关于关闭还是继续研究的激烈争论。
* 记录的最后,是当时的文明领袖,一位面容慈祥却带着决绝的老者,启动了封印程序,将整个研究基地连同这个“窗口”一起沉入海底,并以巨大的代价掩盖了所有痕迹,只留下一段警示:“好奇心是文明的火种,亦可能是焚身的烈焰。后来者,若寻至此地,须谨记……界限。”
信息流结束。
林弈沉默了片刻。这个古文明,走的是一条与“裁决者”星堡的对抗、与议会“秩序”管理截然不同的道路——探索与沟通。他们失败了,但他们的尝试与警示,本身就是一个文明的遗产。
“不是威胁,”林弈对通讯器另一端的苏晚晴和星璇说道,“是一个……先驱者的墓碑,也是一份警告。”
他将这段记录共享给了EUDFRI,同时,也按照顾问的职责,将一份删减版(主要关于“窗口”的性质和古文明的警示)提交给了“视界之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