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海那篇评论像根看不见的刺,扎在热度正高的《精忠报国》和凌云身上。网络上的声音开始出现细微的分化,虽然支持的浪潮依旧汹涌,但那些“审美倒退”、“缺乏艺术性”的论调,也像苍蝇一样,嗡嗡作响,挥之不去。
文工团内部,气氛更是暗流涌动。
王副主任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烟灰缸里的烟头堆成了小山。窗外是《精忠报国》火爆全网的喧嚣,门内是他阴沉得能滴出水的脸。他听着外面走廊里偶尔传来的、对凌云的议论和隐约的羡慕,手指烦躁地敲打着桌面。
“砰”的一声轻响,是茶杯底座磕在桌面的声音。他到底还是没忍住。
凭什么?一个愣头青,搞了个不上台面的小样,走了狗屎运,就这么骑到自己头上了?张团长和吴政委亲自出面,赵刚导演视若珍宝,现在连外面那些屁民都把他捧上了天!那小子,之前在自己面前连大气都不敢喘!
还有那个孙宇,也是个没用的东西!一点小事都办不好!
他越想越气,胸口堵得发慌。不行,不能就这么算了。团里有团里的规矩,这么下去,以后谁还把制度放在眼里?他王建明的脸往哪儿搁?
他拿起内线电话,想拨给创作组,手指悬在按键上,犹豫了片刻,又重重地放下。现在风口浪尖,张团长明显护着那小子,不能明着来。
得等等。等这阵风过去。他就不信,一个新人,能一直这么顺风顺水!总有犯错的时候。
就在王副主任暗自憋着劲,琢磨着怎么在不引火烧身的情况下给凌云上点眼药的时候,团部小会议室的门,被张团长一把推开。
“开会!”
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瞬间压下了会议室里原本细微的交谈声。
各部门负责人、创作组骨干,以及……被特意点名通知与会的凌云,都已经到齐。王副主任掐灭手里的烟,整理了一下表情,快步走了进去,在靠近张团长左手边的位置坐下。他一眼就看到了坐在后排、腰杆挺得笔直的凌云,眼神阴鸷地扫过,随即若无其事地移开。
张团长坐在主位,双手按在桌面上,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全场,最后在凌云脸上停顿了一瞬,微微颔首,然后看向众人,开门见山:
“今天这个会,就说两件事!”
他声音沉浑,每个字都砸在众人心坎上。
“第一,《精忠报国》这首歌,火了!火得好!火得应该!”张团长声调扬起,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许,“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文艺工作者的根,要扎在哪儿?就要扎在民族的土壤里!扎在战士的心窝里!扎在家国情怀的血脉里!不要整天琢磨那些虚头巴脑、无病呻吟的东西!那是歪路!”
他目光锐利地扫过创作组几个主要负责人的脸,那几人都不自觉地低下了头。
“这首歌,是凌云同志搞出来的!一个新人!”张团长的手指向后排的凌云,引得所有人都看了过去,“在条件那么困难的情况下,凭着对军队的感情,对国家的忠诚,搞出了这么一首好歌!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文工团,不缺人才!缺的是发现人才的眼睛!缺的是给人才成长的土壤!”
凌云感觉脸上有些发烫,他能感受到那些投射过来的目光,有惊讶,有羡慕,也有……如芒在背的审视,比如来自王副主任方向的。
“所以,第二件事!”张团长话锋一转,语气更加斩钉截铁,“从今天起,团里要给予凌云同志最大程度的支持!”
他目光转向后勤和创作组的负责人:
“老李,创作环境给凌云安排好!单独的创作间,最好的设备,优先保障!需要什么乐器、什么人配合,直接打报告,特事特办!”
被点名的老李连忙点头:“是,团长,我们马上安排!”
“老刘,”张团长又看向创作组组长,“凌云的创作,你们组要全力配合,但不要指手画脚!让他放手去干!他要写什么,唱什么,只要方向没问题,团里就支持!出了问题,我张德标担着!”
创作组组长刘明赶紧应声:“明白,团长!我们一定做好服务和保障工作!”
张团长最后,目光落在了王副主任脸上,语气平淡,却带着无形的压力:“建明啊,后勤保障这一块,你多上心。凌云同志接下来任务可能会比较重,各方面待遇,按照团里重点培养对象的最高标准来。不要让人家在琐事上分心,更不能让英雄流血流汗又流泪,明白吗?”
王副主任脸上肌肉抽搐了一下,挤出一个极其勉强的笑容,声音像是从喉咙里挤出来的:“团长放心,我……我一定安排好。”
他心里简直在滴血。最高标准?单独创作间?特事特办?这他妈是要把这小子供起来啊!还让自己这个副主任去给他保障后勤?奇耻大辱!
但他不敢表露半分。张团长的态度已经再明确不过了——力挺!毫无保留的力挺!
这不仅仅是支持一个新人,这更是在明确表态,是在敲打所有可能心存不满、想要使绊子的人!包括他王建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