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机穿透云层,开始在首都机场上空缓缓下降。透过舷窗,已然能看到下方那片不同寻常的景象——航站楼前广场及指定区域,已然是一片旗帜与人的海洋!密密麻麻的人群,有序而又热烈地聚集着,巨大的红色横幅即便在高空也隐约可见。
“来了!来了!”地面接机团队的对讲机里传来控制塔的确认信息,所有人的精神瞬间绷紧。
飞机平稳着陆,在引导车的带领下,缓缓滑向早已清空、铺设了红毯的专用停机坪。舱门尚未打开,外面震天的声浪已经隐约可闻。
当舱门终于开启,凌云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时,那积蓄已久的声音如同海啸般轰然爆发!
“欢迎回家!凌云!”
“凌将军!辛苦了!”
“华夏骄傲!”
声音汇聚成一股滚烫的洪流,冲上云霄。红毯两侧,是手持鲜花、激动呐喊的学生代表,是自发前来、挥舞着国旗的普通民众,是眼神热切、高举应援牌的“云朵”们,甚至还有不少白发苍苍的老兵,穿着旧军装,挺直腰板,向他致以最标准的军礼!更远处,是密密麻麻的媒体镜头,记录着这历史性的一刻。
官方的欢迎仪式简短而庄重。陈部长亲自在舷梯下等候,与他同行的还有几位军委和文化部的领导。没有冗长的讲话,陈部长只是用力握住凌云的手,重重地摇了摇,一切尽在不言中。一位少先队员跑上前,敬了一个队礼,然后将一束鲜红的康乃馨送到凌云怀中。
凌云抱着花,沿着红毯缓缓前行。他依旧穿着那身霁青色礼服,左胸的徽章与肩头的将星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他没有像明星一样频繁飞吻,只是不断地、深深地向着四面八方的人群鞠躬,挥手。他的脸上带着温和而郑重的笑容,眼神扫过那些激动的面孔,尤其是看到那些敬礼的老兵时,他的目光会多停留一瞬,微微颔首,右手轻轻抚过自己左胸的徽章。
这个细微的动作,被镜头精准捕捉,传递到千家万户。无数观众为之动容,他们看到了荣誉,更看到了尊重与传承。
欢迎仪式后,车队并未返回市区,而是直接驶向了京郊一处守卫森严的会议中心。
会议室不大,陈设简洁,气氛却异常凝重。椭圆桌旁,除了陈部长,还坐着两位肩扛将星、神色肃穆的军方高级将领,以及中宣部的一位核心领导。
没有寒暄,直接进入主题。
“凌云同志,”一位面容刚毅的上将开门见山,声音洪钟,“首先,再次祝贺你为国争光!你的成就,极大地提振了国民士气,也向世界展示了新时代华夏的文化自信。”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更加沉重:“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长期的和平环境,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历史文化的缺失,长期韩流、日流的文化侵蚀,部分民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对军队、对历史的认知有所疏离,对牺牲奉献精神的理解有所淡化。民族信仰的精神底蕴,需要持续不断地巩固和提升。”
另一位将领接过话头,目光锐利地看着凌云:“文化艺术,是浸润人心最有效的方式。我们需要的不是生硬的说教,而是真正能打动人心的作品。你在音乐上已经证明了你有这种能力。现在,国家需要你在另一个战场上,再次发挥你的才华。”
中宣部的领导推过来一份封装绝密的文件袋,封面上印着醒目的“绝密”字样和任务编号。
“这是军委与中宣部联合下达的文化建设重点任务,”陈部长代为开口,语气不容置疑,“要求你牵头创作一部反映新时代军人风采、展现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形象,并能深刻触动国民内心、提升全社会信仰度的影视作品。这,是你作为‘国家文化艺术大使’和军队一份子,义不容辞的责任。”
凌云接过文件袋,指尖能感受到牛皮纸的粗砺质感。他没有立刻打开,而是将其平放在自己面前的桌面上,双手轻轻压住。这份任务,比那尊水晶奖杯,似乎更加沉重。
“我明白。”他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迎向在座几位领导审视而期待的眼神,“这是我的荣幸,更是我的责任。请组织放心,我会竭尽全力。”
会议结束后,凌云独自一人留在安排好的休息室里。窗外,华灯初上,京城的夜景璀璨而安宁。
他解开礼服最上面的扣子,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那口一直提着的气终于缓缓落下。全球瞩目的荣耀,国人狂热的欢迎,最高层级的重托……这一切如同巨大的浪潮,一波接一波地冲击着他。此刻安静下来,一种难以言喻的疲惫与充实感交织涌现。
他走到穿衣镜前,看着镜中的自己。年轻的将军,耀眼的大使,世界级的艺术家……无数光环加身。但他看到的,依旧是那个从文工团起步,内心怀揣着让华夏文明之光重新闪耀的年轻人。
指尖轻轻拂过左胸的徽章,冰凉的触感让他心神微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