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委的批复文件很快下达,简洁而有力:“同意。全力配合。” 四个字,为《基石》项目扫清了最后的障碍,也赋予了钢铁七连一项前所未有的特殊任务。
一周后,几辆覆盖着迷彩帆布的军车,碾过熟悉的柏油路,停在了钢铁七连的营门前。车门打开,率先跳下来的是凌云,他依旧穿着那身洗得发白的作训服,肩章未佩,与身后的队伍浑然一体。紧接着,王小兵、孙强等八名主要演员,以及一支精简到极致、主要由“寰宇”核心骨干和军方派出的文化干事组成的摄制筹备组,依次下车。
演员们穿着统一配发的作训服,略显松垮,脸上带着初来乍到的茫然与紧张。他们的行李简单,除了必备衣物,最多的就是被要求带上的《基石》剧本,边角已经被翻得有些卷曲。
雷虎带着全连官兵,在营房前整齐列队。没有欢迎横幅,没有鲜花,只有一道道审视的、带着好奇与些许隔阂的目光,如同实质般扫过这群特殊的新兵。军营特有的肃杀气息,让习惯了镜头和粉丝欢呼的艺人们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王小兵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板,孙强则微微眯起眼,打量着眼前这些真正的士兵,试图从中找到成才未来战友的影子。
“立正!”雷虎一声口令,如同炸雷。“欢迎同志们来到钢铁七连!从今天起,这里就是你们的家,也是你们的战场!废话不多说,指导员,安排宿舍,按新兵标准!”
没有客套,没有缓冲。演员们被迅速分散插入不同的班排,住进了八人间甚至十二人间的战士宿舍。硬板床,豆腐块般的被子,一切从零开始。王小兵被分到了七班,和他同屋的士兵们默默帮他安置行李,动作利落,话却不多,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声的考验。
第一天的训练从最基本的军姿开始。
挺胸!收腹!两肩后张!班长的口令在训练场上回荡。
演员们努力模仿着身边士兵的标准动作,但僵硬的身体暴露了他们的生疏。汗水顺着额角滑落,浸湿了新发的作训服。
傍晚,训练结束的号声吹响。夕阳将训练场染成一片赤金。食堂里,人声鼎沸。今晚没有按班排分开,所有的桌子被拼成了几个长条,官兵和演员们混杂着坐在一起。大盆的红烧肉、冒着热气的白菜炖粉条、管够的米饭和馒头被端了上来,朴实,却充满了力量。
气氛起初有些微妙的凝滞。士兵们大多沉默地吃着饭,偶尔用眼角余光打量身边这些细皮嫩肉的“同行”。演员们则显得有些拘谨,筷子都不太敢伸远。
凌云和雷虎、指导员坐在主桌。他看着这情景,知道那层看不见的冰,需要有人来打破。
他端起一碗炊事班特意准备的、以水代酒的凉白开,站起身,用勺子敲了敲碗边。清脆的响声让嘈杂的食堂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到他身上。
“同志们!”凌云的声音洪亮,带着笑意,穿透了食堂的喧嚣,“今天,咱们钢铁七连,来了新兄弟!他们是演员,但接下来三个月,他们更是你们的战友!战场不一样,目标却一样——都是为了打出漂亮仗!”
他目光扫过每一张年轻的脸庞,士兵的,演员的。“晚饭后,大家礼堂集合。”
当晚,钢铁七连礼堂亮起灯火。主席台上悬挂着红色横幅——“热烈欢迎《基石》剧组入驻钢铁七连暨开训动员大会”。台下,官兵与演员们整齐就坐,界限分明,气氛庄重而略显疏离。
大会流程简洁。雷虎强调了纪律,指导员阐述了意义。轮到凌云发言时,他没有拿讲稿,走到台前立麦处。
“同志们,”他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礼堂,沉稳有力,“刚才雷连长和指导员讲得都很好。在这里,我不想再多说大道理。”
他目光扫过台下,掠过士兵们坚毅的脸庞,也掠过演员们紧绷的神情。
“咱们当兵的,有些话,唱出来,比说出来更有劲!有些情,吼出来,比藏着更痛快!”
他顿了顿,调整了一下立麦的高度。
“下面这首歌,咱们很多人都会唱。《当那一天来临》,我希望它永远只是歌,但更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准备好了!”
没有伴奏,他深吸一口气,开口清唱。声音高亢而清澈,带着金属般的穿透力,瞬间抓住了所有人的耳朵:
“这是一个晴朗的早晨
鸽哨声伴着起床号音
但是这世界并不安宁
和平年代也有激荡的风云……”
歌词描绘着和平的日常,旋律却带着隐隐的紧迫感。台下的士兵们,眼神渐渐变了,这首歌他们太熟悉,是刻在骨子里的忧患与使命。当凌云唱到副歌,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力量与决绝:
“准备好了吗
士兵兄弟们
当那一天真的来临
放心吧祖国
放心吧亲人
为了胜利我要勇敢前进!!!”
这一次,不需要动员,台下所有的士兵,包括雷虎和指导员,都自发地、用尽力气跟着吼了出来!歌声汇聚成一股钢铁洪流,在礼堂内冲撞回荡,震得窗玻璃嗡嗡作响。王小兵感觉自己的心脏被这歌声攥紧了,一股热流从脚底直冲头顶。孙强紧紧握着拳头,指节发白,他从未感受过如此纯粹而磅礴的情感爆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