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保密电话再次响起,凌云立即接起。
凌云同志,抗战胜利80周年即将到来。军委决定拍摄一部献礼电视剧,弘扬抗战精神。这个任务交给你了,要拍出我们中国军人的血性!
电话那头的声音沉稳有力:要让年轻一代记住历史,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发扬光大。
挂断电话,凌云深吸一口气。系统光幕随即展开:
【新任务:抗战胜利80周年献礼剧】
【推荐剧目:《亮剑》】
【解锁历史资料库:可查阅真实战例及历史细节】
光幕上浮现出完整的剧本大纲,但凌云知道这地球上的剧情剧本。真正的剧本创作,必须建立在这个世界的真实历史的基础上。
第二天,他来到军区档案馆。在管理员的帮助下,他找到了那个年代的一些资料,其中有一份关于某次阻击战的战斗详报,其中提到了一个名字——陈大山。
这位老英雄还健在,管理员说,就住在西山干休所。
陈大山已经九十多岁高龄了,但身板依然硬朗。听说要拍抗战剧,他颤巍巍地打开一个铁皮盒子,里面珍藏着一张泛黄的全连合影。
这都是我的战友,他指着照片上那些年轻的面孔,这个牺牲在平型关,这个倒在了黄土岭战斗......
接下来的日子里,凌云走访了十余位抗战老兵。他把听到的故事都记录下来,融入剧本创作中。
那时候啊,一位老兵回忆道,我们一个排守一个山头,打光了子弹就用石头砸。有个小战士,才十七岁,抱着炸药包和鬼子同归于尽......
另一位老兵撩起裤腿,露出狰狞的伤疤:这是拼刺刀留下的。那个鬼子比我壮实,但我比他狠!
一个月后,剧本初稿完成。送审前,凌云特意请陈老和其他几位老兵审阅。
这里不对,陈老指着一场战斗戏,那时候我们喊冲锋,不是这么喊的。
他站起身,深吸一口气,声音洪亮:同志们,跟我上!
简简单单六个字,却饱含着那个年代特有的热血与决绝。
飞机降落在首都机场时已是深夜。凌云没有回家,直接带着打印好的剧本赶往军委大楼。
首长,这是为抗战胜利80周年准备的献礼剧。他将厚达五百页的剧本放在办公桌上,剧名《亮剑》。
老将军戴上老花镜,一页页翻看。办公室里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李云龙......老将军的手指停在这个名字上,这个人物,很有特点。
凌云上前一步,他粗中有细,敢打敢拼,代表了那个年代革命军人的血性。
老将军继续翻阅,当看到骑兵连进攻那段时,他的手停住了。
这段......很好。
审批会在总政会议室举行。除了领导外,还有史学专家和几位退役将军。
剧本我看完了。一位胸前挂满勋章的老将军缓缓开口,我要见见创作团队。
剧本整体很好,一位老将军说,但有些战斗场面是不是过于惨烈?
历史本来就是惨烈的。陈老推门而入,我们不能因为怕年轻人接受不了,就忘记历史原本的样子。
经过充分讨论,剧本全票通过。第二天,《亮剑》立项的批文正式下达。文件末尾特别注明:列为国家重点文化工程。
选角通知发出的当天,娱乐圈炸开了锅。
凌将军的新戏!
抗战献礼剧!
必须争取!
凌云首先确定了选角标准:不要流量,只要实力;不要明星,只要演员。
在选角过程中,凌云特意指示选角团队:我们要对事不对人。只要是真正有实力的演员,不论来自哪个公司,都应该给予公平的机会。
他让助理把剧本片段分别寄给几位心仪的国家级演员。国家话剧院的台柱子李建军收到剧本后,连夜读完,第二天一早就打来电话:
凌导,李云龙这个角色,就是我一直在等待的!这个人物太有血性了!
为了体验角色,李建军主动要求到基层部队体验生活。在连队里,他跟战士们同吃同住,学习军事技能。试镜时,他往那一站,眼神里的坚毅与果敢,活脱脱就是个从战火中走来的指挥员。
什么他娘的精锐,老子打的就是精锐!一句台词,就让选角组全体动容。
总政话剧团的张建军和空政话剧团的王刚都收到了赵刚的剧本片段。两人不约而同地深入研读党史军史,揣摩政委角色的特殊性。最终张建军凭借对角色儒雅中带着刚强的精准把握胜出。
赵刚不是单纯的政委,他在试镜时说,他是李云龙的知己,更是他的引路人。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最难把握。
楚云飞这个角色引来了多位实力派演员的竞争。海政话剧团的陈铁柱为了这个角色,专门研究了三个月的国民党抗战史。试镜时,他把楚云飞那种既欣赏李云龙又因立场不同而对立的心态,演绎得淋漓尽致。
最打动人心的是秀芹的选角。来自中央戏剧学院的年轻教师周晓,为了理解这个农村妇女的角色,特意到河北农村体验生活一个月。试镜时,她完美演绎了秀芹从纯朴村姑到革命战士的转变过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