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很快准奏。于是,钱庄巨贾胡光墉,摇身一变,成为了楚军的“总后勤官”兼浙江善后事务的实际操盘手!
胡雪岩没有辜负左宗棠的信任,立刻展现出他超凡的协调能力和效率:
他利用遍布各地的钱庄网络和人脉,源源不断地为前线楚军筹措、转运粮饷军火,保障了左宗棠后续攻打富阳、杭州等战役的物资供应,解决了左宗棠最大的后顾之忧。
战乱之后,流民遍地,饿殍载道。胡雪岩主持在杭州等地广设粥厂,每日施粥,活人无数。一口口热气腾腾的大锅,成了绝望中百姓的“活命符”,也为左宗棠赢得了宝贵的民心。
面对战后田野沟壑间无人收殓的累累白骨,胡雪岩组织人手,耗费巨资,历时数月,收埋了十万具以上的遗骸!这不仅是对逝者的告慰,更是净化环境、防止瘟疫、恢复生机的善举,令浙江士民感佩不已。
他实际掌管了浙江全省的钱粮征收、调配和善后款项,以其卓越的理财能力,在废墟之上艰难地重建着地方财政和经济秩序。
胡雪岩的每一项举措,都切中要害,实实在在地为左宗棠稳定浙江、进军东南扫平了障碍,赢得了民心。左宗棠对此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他越来越倚重这位精明强干、能量巨大的商人朋友。
衢江畔那二十船救命的粮食,如同一座坚固的桥梁,连接了性格刚烈、以经世济民为己任的封疆大吏左宗棠,与精明务实、深谙世事人情的商界巨擘胡雪岩。一场基于患难真情与共同目标(平定浙江、恢复秩序)的政商联盟,就此在硝烟弥漫的浙江大地上牢固地建立起来。
胡雪岩献上的,不仅是物资,更是他无与伦比的商业网络、理财能力和对浙江民情的深刻理解。左宗棠给予的,则是官方的授权、无条件的信任和施展抱负的广阔舞台。这份在战火与废墟中结下的深厚情谊和互信,将成为未来十数年里,支撑左宗棠经略西北、兴办洋务(如福州船政局)、甚至抬棺出征收复新疆的最坚实的后勤与财政支柱。
一个传奇的巡抚,一个传奇的商人,他们的命运,从浙江开始,紧紧地交织在一起,共同书写着晚清那段波澜壮阔又充满矛盾的历史篇章。而这一切的起点,就在那个寒风凛冽的衢州冬天,那二十艘改变时局的粮船。
喜欢晚清三杰恩仇录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晚清三杰恩仇录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