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过帅印的刘锦棠,一夜之间褪去了仅存的青涩。他深知,要真正赢得这支骄兵悍将的信任,唯有靠实打实的战功和铁血手腕。他整顿营伍,抚恤伤亡,激励士气,将全营的悲愤凝聚为复仇的利刃。
在左宗棠的统筹指挥下,刘锦棠率领老湘营,成为围攻金积堡最锋利的前矛。他指挥若定,身先士卒,每战必亲冒矢石。攻打堡外关键据点时,他亲自攀爬云梯,第一个登上敌垒,手刃顽抗之敌,极大地鼓舞了士气。经过数月惨烈至极的围城血战,同治九年冬(1871年初),金积堡终于被攻破。刘锦棠亲手擒获或处决了杀害其叔父的主要首领,用仇敌之血祭奠了刘松山的英灵。
此战,不仅为刘锦棠赢得了老湘营将士的真心拥戴,更让左宗棠对他刮目相看。左宗棠在给朝廷的奏报中盛赞刘锦棠“忠勇奋发,深明大义,实为将才”。金积堡之战,是刘锦棠军事生涯的淬火之战,他真正完成了从勇将到统帅的蜕变。在随后的平定河州、西宁等战役中,他指挥老湘营屡立战功,成为左宗棠在西北战场上最倚重、最信赖的先锋大将。
当左宗棠的目光投向更遥远的西域——沦陷于阿古柏之手的新疆时,他心中西征先锋的不二人选,已然明确。刘锦棠,这位在西北血火中淬炼出的年轻统帅,勇猛、忠诚、坚韧,熟悉左宗棠的战略思想,更对收复故土有着强烈的使命感。老湘营这支历经百战、纪律严明、悍不畏死的精锐之师,正是西征最需要的尖刀!
因此,在肃州誓师、决定挥师入疆之际,左宗棠毫不犹豫地将“总理行营营务”、统领先锋的重任,交给了刘锦棠。这不仅是对其能力的绝对信任,更是左宗棠知人善任、大胆启用年轻将领的战略眼光体现。
此刻,肃州城外,刘锦棠回望了一眼东方,那是湘江的方向,是叔父英灵所在的方向。他握紧了腰间的刀柄,眼中再无彷徨,只有一往无前的决绝。他率领的已不仅是一支军队,更承载着叔父的遗志、左帅的厚望,以及身后数万湖湘子弟收复故土的雄心。马蹄踏起滚滚烟尘,这支从湘江之畔走出的铁军,在刘锦棠的带领下,如同一柄淬火千锤的利剑,义无反顾地刺向了风沙弥漫的西域,去书写收复新疆最壮丽的篇章。他的命运,已与左宗棠的宏图、与大西北的河山,紧紧相连。
喜欢晚清三杰恩仇录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晚清三杰恩仇录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