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初显,昭德门开。
候在宫门外的官员开始陆续踏进...
“咦,今个不见六部尚书?”
“估计还没起...”
“那倒是奇怪了,以往就属他们来的早,这是一起睡懒觉了?”
“那谁知道,说不定昨夜六部一起听曲去了。”
就在官员进去差不多时,黄煜达坐在马车内打着哈欠缓缓抵达宫门外。
...
正和殿上,不少官员满脸狐疑,纷纷在六部尚书身上打量。
看着他们个个眼底发黑,站在那哈欠连天,心想难不成真一起去听曲了?
尚书手下的侍郎神色郁闷,老大出去鬼混简直过分至极,为什么不带他们一起...
官员们小声议论,六部尚书充耳不闻。
龙椅上空空如也,六部尚书手搭身前仿佛老僧入定一般,实则心底没一个平静的。
随着朝钟响起,官员们停止了小声议论,目光皆是落在龙椅上。
等了片刻,也没见皇上出来上朝,不由在心中暗自猜测,皇上昨个没上朝,今个又不上朝?
再观六部尚书以及魏国公,仿佛早就知晓一般,神情看不出半分异样。
其中一个官员刚想开口问身边同僚,便见偏厅走出了人影,便识趣闭上了嘴巴。
宋高崇一袭明黄蟒袍走了出来,淡淡扫了群臣一眼,便站在龙椅旁边。
站定后,目光落在秦王所在之处。
察觉到太子的目光,一直垂着眼帘的宋高析抬眉,与太子目光相遇一起。
宋高崇嘴角抽动一下,收回了目光,宋高析继续垂下眼帘。
还不见皇上上朝,就在群臣等的有些急躁时,兰不为迈着小步子走进了大殿。
兰不为走至御阶前,没像往常一样高呼皇上驾到,而是从绣袍中取出一卷黄帛。
原本在兰不为出现后,大殿就陷入了安静,此刻所有人的目光更是落在他身上,也落在他手中的黄帛上面。
圣旨?皇上没上朝,而是让兰不为来颁旨?如此反常,群臣脸上表情变幻着,纷纷猜测黄帛上会是什么内容。
宋高崇皱眉看向兰不为,下方垂着眼帘的宋高析在看了一眼后,便恢复原样。
兰不为淡淡扫了群臣一眼,在扫过六部尚书时,多有停留,接着便将那卷黄帛展开。
尖细的声音响彻大殿之中。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近感龙体有违,圣心不济,遂以静养;国事不可懈怠,政务不可松,朕思虑再三,太子已涉政有久...”
听到这,宋高崇眉头微动,眼中闪过激动之色。
父皇因为龙体不上朝了?看来是准备要自己监国了。
现在监国,待到了父皇殡天,自己不就...
宋高崇目光如炽望向那金灿灿龙椅,恨不得此刻就一屁股坐到上面。
兰不为的声音在继续;
“特命太子宋高崇,监国理政,总领朝务大小事宜...”
宋高崇攥住袖中的双拳松开,就要上前领旨,却见兰不为依旧开口。
“太子监国,合乎礼法,然朝政繁多,朕恐太子过于操劳,特命秦王宋高析辅佐太子,共同处理国事,望秦王多加用心,竭力辅之,另,六部及诸司衙门各尽其责,协理朝政,钦此...”
圣旨内容不长,也没多深奥,用大白话形容不为过,但却字字敲打在人心之上。
殿内群臣此刻心如潮涌....
太子监国倒没什么,本是储君,监国名正言顺,加上皇上自称龙体有恙,太子监国也代表皇权即将面临交替。
然而,秦王辅政却让众人难以平静了,皇上这是什么意思?是要考验太子和秦王谁更有能力治国?
复杂了,一切都复杂了...
殿内死一般的寂静,落针可闻。
以太子一党臣子,脸上惊喜之余,目光却也复杂起来,不时看向站在那里的秦王。
宋高崇此刻表情就多了,太子监国之喜还没缓过来,后面的秦王辅政就如一盆冷水泼在他身上。
就如他刚准备坐到龙椅上时,忽然秦王过来,一把扯着他衣领将其生生拽开。
辅佐?秦王参政?!
父皇是什么意思?父皇到底要干嘛!
就这样不放心自己?非要把秦王拽进来参政!
宋高崇原本松开的手指,此刻再度用力握在一起,他猛然看向站在下方的宋高析。
眼神阴霍,怨毒,在群臣面前已经不丝毫掩饰了。
感受到太子怒意,宋高析双目微凝一下,没去迎上太子锐利眼神,而是冲着兰不为手中黄帛躬身。
“儿臣领旨,儿臣定当竭力辅佐皇兄。”
宋高崇听到他的声音,手指深深嵌入皮肉之中。
老神在在的黄煜达,瞥了一眼户部尚书钱进以及吏部尚书郭子铭等人。
旋即也出列躬身,“臣等遵旨,愿陛下龙体无忧!”
其他官员见状,一时不知该领旨还是不领旨,毕竟太子好像还没有开口。
兰不为手捧着黄帛,随意扫了一眼神色各异的群臣,最后落在脸色变幻不定的太子身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