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信息像两颗石子投入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的湖面,在腾龙科技内部悄悄引发了连锁反应。
最先行动起来的是孙经理。
他作为项目部副经理,有一定权限,更重要的是,他早就对王主管粗暴无能的管理的和不择手段的风格不满。
这张纸条提供的方向,准确又有可操作性,和他私下的一些怀疑不谋而合。
他没有声张,更没有去找王主管汇报------他太了解王超了。
此人刚愎自用,嫉贤妒能。自己去汇报,功劳肯定被抢走,一旦查不出结果,黑锅必然由自己来背。
更可怕的是,如果王超本人就和泄密有关联,那自己去汇报岂不是自投罗网?
他利用权限和几个信得过的老部下,开始秘密调阅服务器日志,重点排查纸条上提到的异常时间段:下午三点到四点。
结果令人吃惊。
在那个时间段,确实有几次来自内部网络的高权限访问记录,路径刁钻,试图抹去痕迹,手法很专业。
但百密一疏,还是在底层日志里留下了蛛丝马迹。通过追踪这个伪装过的IP地址和访问习惯,所有间接证据,都隐隐的指向团队里的一个人——一个平时话不多、技术很好,但最近消费突然提高,还被有人无意中看到和星耀科技的人私下接触过的程序员!
孙经理压下心中的激动和怒火,没有马上摊牌。
他知道,这只是间接证据,对方完全可以否认。他需要更确凿的证据,比如资金往来,或者更直接的通信记录。
他布置了更深入的调查,同时严密监控那个嫌疑程序员的动向。一场无声的狩猎,在办公室和服务器机房之间悄悄展开。
另一边,张薇的日子也好过了一些。
虽然王主管还是看她不顺眼,时不时找茬,但她心里有了底。
当王主管再次阴阳怪气地暗示项目泄露可能与某些心态不稳的人有关,并扫视她时,张薇没有再像以前那样害怕沉默。
她抬起头,目光平静地迎上去,语气不卑不亢:王总,我相信公司的技术团队一定能查明真相,还所有人清白。我对我自己的职业操守有绝对信心,随时配合任何调查。
她没有提及任何具体时间点,但那份突如其来的镇定和底气,反而让王主管愣住了。
他预想中的慌乱、辩解都没有出现,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他怀疑地打量着张薇,觉得这个女人好像哪里不一样了,但又抓不住任何把柄。
这让他更加烦躁,却也不好再明目张胆地针对,只能冷哼一声走开。
张薇暗自松了口气,对那个匿名送来线索的人更加感激。
她知道,是那个人给了她直面压力的勇气和底气。
她并没有傻到直接暴露信息,而是将下午三点到四点这个关键点深埋心底,作为自己最坚实的护身符。
同时,她也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留意公司的异常动向,尤其是那个匿名信息中暗示的“与星耀科技有关联”的内部人员。
她很清楚,只有真凶落网,自己才能彻底安全。
她感觉到了孙经理的调查,这是她洗刷嫌疑的唯一希望。
孙经理最近的行动虽然隐秘,但并非毫无痕迹。
他调阅日志需要授权,与信得过的老部下开会时神情严肃,这些细微的动静都被内心已有警惕的张薇看在眼里。
她敏锐地注意到,孙经理及其团队的目光,最近似乎总若有若无地投向角落里那个平时话不多、技术很好的程序员——李义。
更重要的是,她回想起一些细节:李义最近确实有些反常,换了块价格不菲的新手表,而且有次下班时,她似乎瞥见他在街角坐进了一辆陌生的、车标是“星耀”公司配车同款型号的轿车。这些碎片信息让她几乎可以肯定,孙经理的调查焦点就是李义。
于是,她想办法把一些自己观察到的、关于李义的无关紧要却能佐证的信息,通过工作流程“自然”地传递给孙经理。
比如,在提交一份需要该程序员协同处理的文件时,她会“顺便”提一句:“刚才看到他在休息间打了很久电话,脸色似乎不太好,希望没耽误项目进度。”
这些话看似关心工作,实际将她观察到的异常时间点和行为,巧妙地传递给了正在寻找线索的孙经理。她做得滴水不漏,完美地将自己隐藏在“热心同事”的面具之后。
公司内部的紧张气氛还在,但暗地里的流向已经开始改变。
王主管像一头被困住的暴躁野兽,感觉有什么东西脱离了掌控,却又找不到方向,只能更频繁地发脾气,加剧了团队的不安和离心。
他身上的那股“贪婪”和焦躁的气息,似乎也更浓了。
陈默通过后来几次送餐,隐约感受到了这种微妙的变化。
孙经理的眼神里多了几分锐利和思考,张薇的眉宇间少了几分惊慌,多了些沉稳,而王主管则更像一个一点就炸的火药桶,其身上的那股“腐臭”气息似乎也因为焦躁而更容易被陈默隐约捕捉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