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城内的战斗异常惨烈。日军放弃了外围阵地,将主力收缩至城内,利用每一栋房屋、每一条街巷组织起顽强的抵抗。他们学习了八路军的游击战术,化整为零,占据制高点,布置交叉火力,打冷枪、放冷炮,给进攻部队造成了巨大麻烦。
孔捷站在一处半塌的民房二楼,举着望远镜观察战况,眉头紧锁。他的军装沾满尘土,脸上被硝烟熏得黝黑。
“报告旅长!三营进攻百货大楼再次受阻!鬼子在楼顶架设了重机枪,火力太猛,冲不上去!”通讯兵气喘吁吁地跑来,声音嘶哑。
“他娘的!”孔捷一拳砸在墙上,尘土簌簌落下,“这小鬼子王八成精了,跟咱们玩起巷战游击了!”
“旅长,这样打下去伤亡太大了。”参谋长满脸忧色,“鬼子躲在楼里,咱们的坦克和重炮施展不开。战士们冲一次街口,就要付出几条人命!”
孔捷放下望远镜,目光扫过满目疮痍的街道。远处不时传来爆炸声和密集的枪声,每一声都让他的心揪紧。
“不能硬冲!”孔捷下定决心,“改变战术!告诉各团,以连排为单位,多路突击,互相掩护。遇到坚固据点,不要蛮干,用火箭筒、炸药包、火焰喷射器给我啃!”
前线战术立即调整。
城东,八路军一个突击小组被日军火力压制在一处街角,动弹不得。
“二班长,火箭筒!”连长大声喊道。
一名战士扛着火箭筒匍匐前进,在战友火力掩护下,瞄准前方一栋二层小楼窗口喷吐火舌的机枪阵地。
“轰!”一声巨响,火箭弹精准命中,楼内传来惨叫,机枪哑火了。
“冲!”连长挥手,战士们一跃而起,冲向小楼。
城西,另一场攻坚战正在进行。日军占据了一座坚固的石砌教堂,厚厚的墙壁挡住了子弹和手榴弹。
“爆破组上!”营长命令道。
三名战士抱着炸药包,在机枪掩护下快速接近教堂墙壁。安置炸药,拉燃导火索,迅速撤离。
“轰隆!”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教堂墙壁被炸开一个大洞。
“火焰喷射器!”营长再下令。
一名战士端起火焰喷射器,对准洞口喷出炽热的火焰。惨叫声从教堂内传出,几名浑身着火的日军士兵惨叫着冲出来,被等候多时的八路军战士击毙。
城南,巷战更加残酷。日军利用下水道系统,神出鬼没地袭击八路军后方。
“注意脚下!”一名排长提醒战士们,“鬼子可能从井盖里钻出来!”
话音刚落,不远处一个井盖突然被顶开,几名日军冒出头来,举枪就射。
“小心!”一名八路军战士猛地推开身旁的战友,自己却中弹倒地。
“狗日的小鬼子!”战士们愤怒还击,将几名日军击毙在井口。
战斗从清晨持续到正午,邯郸城内每条街道、每栋房屋都在进行激烈的争夺。八路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鲜血的代价。伤员不断被抬下火线,担架队穿梭在枪林弹雨中。
孔捷的心情越来越沉重。虽然部队在稳步推进,但伤亡数字不断上升,进展速度远低于预期。
“给总部发电,”他对参谋长说,“邯郸敌军抵抗顽强,我军进展缓慢,但仍在稳步推进。预计还需一至两天才能完全控制城区。”
---
与邯郸的惨烈相比,张家口的战事顺利得多。
丁伟站在城中心的原日军指挥部大楼内,看着地图上不断更新的战线,神情轻松。
“报告丁旅长,城北区域残敌已肃清,俘虏日军士兵四十七人,伪军一百二十三人。”
“报告,城南区域清剿完成,缴获步枪二百余支,轻机枪五挺。”
“报告,城西发现日军地下军火库,正在组织排查。”
捷报频传,丁伟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好,告诉各部队,加快清剿速度,务必在天黑前完全控制城区。”他下令道,“特别注意甄别化装潜藏的日军军官和特务,一个都不能放过!”
“是!”
丁伟走到窗前,望着已经恢复秩序的张家口街道。八路军战士在街头巡逻,市民们开始走出家门,脸上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
但他没有放松警惕。“参谋长,派一个团到城东外围布防,警戒可能从大同方向来的关东军增援部队。再派一个连,控制电报局和邮局,防止敌特向外传递消息。”
“明白!”参谋长立即去安排。
丁伟的部署周密而谨慎,既加快了清剿速度,又防范了可能的风险。张家口的解放,已经只是时间问题。
---
太原,八路军前线总指挥部。
老总站在作战地图前,面色凝重。参谋人员不断将最新战况标注在地图上。
“报告!邯郸方向,孔捷部仍在进行巷战,进展缓慢,但已控制城区约三分之二。”
“报告!张家口方向,丁伟部已基本控制全城,正在清剿残敌,维稳布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