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二年十一月七日,凌晨四时三十分。
山海关前线,气温已降至零下,呵气成霜。
深秋的寒风卷过辽西走廊,天地间一片漆黑,只有稀疏的星光和日军前沿阵地零星晃动的探照灯光柱。
李云龙身穿迷彩,站在编号101的99式坦克的炮塔上。他举起红外望远镜,最后扫视着对面沉寂的日军防线。
身后是第一旅,第四旅超过八百辆的坦克、装甲车和自行火炮组成的钢铁集群,引擎全部熄火,如同黑暗中的巨兽,散发着窒息的压迫感。
每一辆战车里,炮手的手指虚放在击发按钮上,装填手确保第一发穿甲弹已入膛,车长紧盯着热成像仪屏幕。步兵们在冰冷的步战车里,最后一次检查着手中的自动步枪、机枪、火箭筒,防弹背心下的心脏怦怦直跳,混合着紧张与大战来临前的兴奋。
“旅长,最后确认,所有单位已进入攻击位置。‘雷霆’已准备就绪。”参谋长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
李云龙从喉咙里低沉地应了一声:“嗯。”
此刻,从山东半岛乘船渡海的登陆部队,正隐藏在渤海的夜雾中,逼近辽东半岛;魏大勇的特战小队,早已像幽灵一样渗透到了日军防线后方;“导弹”部队和“空军”编队也已经剑指苍穹。
凌晨四时五十分。
八路军总前指。
老总、政委、参谋长、张浩宇等人齐聚地下指挥中心,巨大的电子屏幕上显示着整个东北战场的动态态势图。
“天眼”系统控制台屏幕上,代表各导弹发射营、航空兵突击编队、远程火箭炮群的图标全部闪烁着绿色的“就绪”信号。
“所有打击单元链接正常,目标数据装定完毕。‘黎明’行动,最终指令确认。”张浩宇的声音透过麦克风,清晰地传达到每一个隐蔽的发射阵地和机场塔台。
凌晨四时五十九分。
死寂。仿佛整个世界都屏住了呼吸。
李云龙放下了望远镜,缩回坦克舱内,重重地合上舱盖。“全体都有!”他对着旅级通讯频道,声音嘶哑却无比清晰,“给老子记住!咱们脚下,是祖宗留下的土地!咱们身后,是四万万的同胞!今天这一仗,不只是打鬼子!是给咱们中国人,打出一个新的乾坤!等会儿炮声一响,都他娘的给老子往前冲!碾碎他们!”
“碾碎他们!”频道里,传来各营连长压抑却狂热的回应。
凌晨五时整!
“黎明行动,开始!所有单位,开火!”老总对着麦克风,下达了最终命令。
一道道炽烈的火流星,骤然从地面升起,撕裂黑暗,拖着长长耀眼的尾焰,超音速刺向东北的苍穹!那是东风-15B近程弹道导弹!
几乎在同一时刻,华北多个机场,歼-10、歼-11战机开加力起飞,满载弹药的轰-6K机群拉起机头,组成庞大的突击编队,扑向预定空域!
前线的日军哨兵最先看到的是天边的异象,他们茫然地抬头,尚未明白那是什么。
几秒钟后,地狱降临了。
沈阳,关东军司令部。
司令部大楼顶层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巨拳狠狠砸中,瞬间坍塌!紧接着,第二波、第三波精确命中!爆炸的火球和浓烟吞噬了整个建筑群,玻璃被震成齑粉,强烈的冲击波将周围的人像纸片一样掀飞!指挥部与外界的一切联系,瞬间中断。
长春、旅顺、大连、锦州…关东军体系内所有的关键节点——机场跑道、塔台、机库、雷达站、弹药堆积所、兵营、交通枢纽…在同一时间,遭到了来自天际的、无法理解、无法拦截的毁灭性精准打击!
轰!轰!轰!轰——!!!
地动山摇!爆炸的火光将黎明前的东北大地映照得如同白昼!巨大的烟柱裹挟着碎片和火焰,冲天而起。日军花费十数年苦心经营的防御体系的中枢和眼睛,在短短一两分钟内,陷入了彻底的瘫痪和混乱。
“天罚!这是天罚!” 一些被爆炸震懵了的日军士兵跪在地上,望着变成火海的司令部方向,发出了绝望的哭嚎。
凌晨五时零三分。
第一波导弹打击的硝烟尚未散去,天空再次被另一种恐怖的声音笼罩——引擎的死亡咆哮!
八路军航空兵突击机群,利用导弹创造的混乱和防空缺口,准时抵达战场上空。
歼-10、歼-11战机如同猎鹰,俯冲而下,用精确制导炸弹和空地导弹,继续清理着残存的防空火力和有价值的目标。轰-6K机群则在更高空,投下密集的炸弹雨,对日军纵深的集结地、后勤中心进行面积覆盖轰炸。
空中,已彻底被八路军掌控。
凌晨五时十分。
“炮兵!集火射击!给老子狠狠地砸!”李云龙对着电台怒吼。
前线,八路军数百门155mm自行榴弹炮、300mm远程火箭炮发出了震天动地的咆哮!
炮弹和火箭弹如同暴雨般倾泻在日军已经混乱的前沿阵地上。巨大的爆炸连成一片,火光冲天,冲击波将战壕、碉堡、铁丝网、雷区连同里面的日军士兵一起撕成碎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