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丹尼尔·陈博士的会面安排在一周后,地点选在了磐石资本东海分部那间兼具科技感与商务气息的会议室。林凡提前半小时抵达,再次审阅着张浩团队准备的关于这位微纳加工专家的详细资料。丹尼尔·陈,四十岁出头,毕业于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拥有超过十五年在欧洲顶尖研究所和头部半导体设备公司的工作经验,手握多项核心专利,尤其在极紫外光刻(EUV)相关工艺和先进封装技术方面造诣深厚。其华人身份和近期流露出的归国意愿,确实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九点整,丹尼尔·陈准时到达。他身材清瘦,戴着金丝边眼镜,衣着简洁,透着一股典型科研人员的严谨气质,但眼神锐利,步伐沉稳,并无一般学者的迂腐之气。林凡起身相迎,双方握手寒暄。
“陈博士,久仰大名,欢迎来到东海。”林凡笑容真诚,姿态放得很低。
“林总客气了,磐石资本最近在东海可是声名鹊起。”丹尼尔·陈的普通话略带一点南方口音,但十分流利,他打量了一下会议室的环境,微微点头,“尤其是你们对‘协同创新园’的构想,很有前瞻性。”
会谈直接切入主题。林凡没有过多渲染公司实力或未来前景,而是重点介绍了陈宇博士实验室在新材料方面的突破,以及临港新区园区规划中为高端研发和中试提供的平台支撑。他特别强调了磐石资本尊重技术、尊重人才的理念,以及希望打造一个真正有利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环境。
丹尼尔·陈听得很专注,不时提出一些非常专业和尖锐的问题,涉及设备精度、洁净室标准、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甚至是长期研发投入的保障等。林凡凭借【微观经济走势洞察】和提前做的功课,一一给予了清晰、务实且令人信服的解答。张浩和赵凯也在旁适时补充具体数据和案例。
会谈持续了近三个小时。结束时,丹尼尔·陈的脸上露出了明显意动的神色。
“林总,不瞒你说,我回国接触了几家企业,有的规模很大,但感觉更看重短期效益;有的倒是重视技术,但平台和实力有所欠缺。”他坦诚道,“磐石资本给我的感觉……很不一样。你们是真正想在底层技术上做点事情,而且有清晰的路径和足够的决心。”
林凡心中一动,知道有戏,趁热打铁道:“陈博士,技术研发需要静心和长期投入,我们愿意提供最好的平台和最充分的信任。如果您愿意加入,我们可以探讨多种合作模式,无论是成立独立实验室,还是作为首席科学家主导技术方向,我们都全力支持。待遇和资源方面,一定会体现出对您这样顶尖人才的最高尊重。”
丹尼尔·陈沉吟了片刻,最终下定了决心:“好!林总,我欣赏你的魄力和眼光。我愿意加入磐石资本。具体合作细节,可以让团队后续对接。我希望尽快参与到园区和实验室的规划建设中。”
“太好了!”林凡站起身,再次与丹尼尔·陈用力握手,“欢迎加入!磐石资本绝不会让您失望!”
送走丹尼尔·陈,林凡难掩兴奋之情。拿下这位顶尖专家,意味着磐石资本在突破高端制造技术壁垒的道路上,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这不仅能极大增强自身的技术实力,更是对“青云投资”人才掠夺战略的有力回击!他立刻指示赵凯和陈宇(后勤)组成专门小组,负责与丹尼尔·陈对接,务必以最高效率和最优条件落实合作。
然而,成功的喜悦尚未持续多久,张浩那边就传来了令人不安的消息。
“凡哥,韩氏家族那边有动静了。”张浩的声音透过加密通讯传来,带着凝重,“我们监控到,韩氏控股的一家投资公司,近期突然加大了对几家境外环保评级机构和NGO的资助力度。同时,韩老爷子的一名亲信,与省里一位主管工业和环境的前退休高官往来密切。另外,我们之前接触过的那家以色列传感器公司,突然回复说他们的对华出口许可遇到了‘程序性延迟’,原因不明。”
林凡的眼神瞬间冷了下来。韩氏家族终于按捺不住,开始出手了!而且手段极其阴险!环保问题,一直是大型项目最敏感、最容易被人做文章的命门。对方显然是想利用其在政商两界的老关系,从环保角度对临港新区项目发难,同时在国际供应链上设置障碍。
“看来,韩老爷子寿宴上的‘提醒’,是最后的通牒了。”林凡冷笑一声,“既然他们选择动手,那就别怪我不客气。”
他迅速做出部署:
“耗子,重点盯死韩氏家族那几家核心企业的环保合规情况,特别是他们早年开发的几个可能存在历史遗留问题的地产和化工项目,深挖证据。同时,留意那位退休高官最近的言论和活动轨迹。”
“明白!我已经在调取相关档案了!”
“凯子,以色列那边的情况,立刻启动备用方案,联系名单上的日本和德国供应商。另外,把我们园区远超国标的环保设计和技术参数,整理成多语言版本,主动发送给主要的国际合作伙伴和相关的行业组织,进行正面宣传,堵住他们的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