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渊”基地主分析中心,巨大的环形光幕墙上,数据流如瀑布般倾泻。林凡站在中央,目光如炬,扫过不断刷新的信息洪流。柳小雅昏迷前那决绝的眼神,东海基因武器的阴影,以及马里亚纳“深蓝联盟”基地中“蓝鲸”指挥官最后那句意味深长的警告,如同三座大山压在他的心头。被动的防御和应对已经不足以应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危机,他必须主动出击,从浩瀚的数据和线索中,掘出通往真相的路径。
基地线:三重解析
林凡深吸一口气,将精神集中至巅峰。他同时激活了【信息碎片关联推演】、【能量结构逆向工程】以及最新获得的【能量脉络视觉(精通)】。三种技能的效果开始叠加,在他的意识中构建起一个立体的、多维度关联的分析网络。
* 目标一:柳小雅的“织网”能量印记。 林凡将感知聚焦于静滞舱方向。在李教授团队传输过来的、最新一次刺激试验中获得的高精度能量波动数据辅助下,那枚烙印在柳小雅意识海中的“织网”印记,在他的“视野”中变得更加清晰。它不再是一张简单的网,而更像一个极其复杂的、多层级加密的能量逻辑锁。印记的核心,有一个微小的、不断变化的能量奇点,仿佛是整个结构的“密钥孔”。印记的能量流转遵循着一种非线性的、带有自校验功能的协议,强行冲击只会导致其自毁或更剧烈的反噬。逆向工程推演显示,要安全解开它,可能需要一个特定的、与“织网”协议同源但权限更高的“密钥信号”,或者……找到这个加密协议本身存在的、可能源于设计之初的、极其隐秘的“后门”或“冗余指令”。这个“后门”,或许就藏在“守护者”遗产或“深蓝联盟”的技术中。
* 目标二:东海基因武器的基因序列。 林凡将东海传来的、那种神秘人工基因序列的完整图谱导入分析网络。在技能的加持下,这些碱基对序列仿佛活了过来,呈现出一种精密的、模块化的“生物程序”结构。它包含几个功能模块:一个高度隐蔽的启动子模块,其对激活信号的反应阈值非常奇特,并非特定化学物质,而是对某种特定频率的生物能量场或辐射波异常敏感;一个高效的细胞器劫持模块,专门针对线粒体的能量转化通路;还有一个最令人不安的“信息写入/擦除”模块,其结构暗示它不仅能诱导细胞凋亡,还可能在某些条件下,向宿主基因组内“写入”新的遗传指令,或“擦除”特定基因片段!这已经完全超出了传统生物武器的范畴,更像是一种针对生命基础代码的“编程工具”或“格式化病毒”!
* 目标三:马里亚纳获得的所有数据。 林凡将“守望者信标”的碑文扫描、“深蓝联盟”基地的能量场特征、乃至“波塞冬之眼”能量通道的干扰记录,全部纳入分析。他试图寻找这些看似不相关的元素之间的隐藏关联。技能反馈提示, “守望者信标”碑文中几个关于“生态平衡”和“基因库维护”的古老符号,与东海基因武器序列中某个负责“序列稳定性维持”的冗余结构,存在某种统计学上极不自然的、反向的镜像对称关系!这暗示着,这种基因武器,可能逆向借鉴或刻意规避了某种古老的、用于维持生物多样性的“原始基因协议”!
三重解析并行,海量的计算和推演几乎让林凡的精神力再次见底,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但他坚持着,因为直觉告诉他,答案就隐藏在这些碎片的交汇处。
东海线:追踪“种子”与“零号病人”
就在林凡进行深度数据挖掘的同时,东海指挥中心的调查取得了重大突破。张浩团队利用林凡远程共享的技能洞察力(非直接技能效果,而是基于技能得出的分析思路),调整了侦查方向。
他们不再仅仅追踪包裹物流,而是重点分析所有“零号病人”发病前的生活轨迹、电子设备连接记录、甚至周围环境的电磁辐射背景数据。
这一调整立竿见影!他们发现,所有患者在发病前24小时内,都曾近距离接触过来自同一家新成立的、背景神秘的“生命之光”生物科技公司的产品——并非直接使用,而是这些产品(如共享健康检测仪、公共区域空气净化器、甚至特定品牌的矿泉水)会间歇性地释放一种极其微弱、频段特殊的电磁波或能量场!这种能量场的特征,与林凡分析的基因武器启动子模块的潜在激活信号频率高度吻合!
“不是通过食物或接触传播!是通过环境能量场激活!”山猫震惊道,“这家‘生命之光’公司,就是‘种子’的播撒者!”
进一步调查发现,“生命之光”公司的注册地、股权结构都是一团迷雾,但其技术支持和部分原料采购,指向一个位于东南亚某国、与“青云会”有千丝万缕联系的空壳公司!而这家空壳公司,近期与一艘名为“海风号”的私人科研船有过秘密接触,该船近期曾频繁出入马里亚纳海沟邻近的公海海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