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渊”基地主分析中心,巨大的星图全息投影悬浮在中央,上面标注着天文组最新识别出的十几个微弱深空信号源的位置。这些源点构成的隐约几何网络,以及它们与地球的特殊对应关系,像一道惊雷,在每个人心中炸响。星际尺度的发现,让“起源之地”的探寻,瞬间从地球扩展到了无垠的宇宙深空。
基地线:星图网络与“织网”真容
林凡站在星图前,目光深邃。他刚刚恢复部分的精神力,再次被调动起来,【深空信号微弱异常捕捉与模式识别】技能与【信息碎片关联推演】技能同时运转,仔细感知着星图上每一个信号源的特征。
“信号调制方式分析结果出来了!”天文组首席激动地报告,“这些微弱信号的脉冲编码,虽然极其复杂且经过伪装,但其底层使用的错误校验算法和帧同步序列,与我们从‘潘多拉’容器、Λ单元日志碎片中解析出的、属于‘织网’协议数据包的编码结构,存在高度同源性!相似度达到87.3%!”
会议室内一片死寂。
这个发现意味着,这个包裹太阳系的、由微弱信号源构成的巨大网络,极有可能就是“织网”协议本体,或者其至关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是局限于地球的某个程序,而是一个星际尺度的超级系统!
“难怪‘蓝鲸’称其为‘文明存档与重启装置’……”周明远司长声音干涩,“它的舞台,是整个太阳系,甚至更远……”
“如果这些信号源是‘织网’的节点,”林凡指向星图上那两个对称的节点群以及它们交汇于地球的虚拟连线,“那么地球,在这个网络中处于什么位置?是控制中心?是……存档数据库?还是……需要被‘重启’的目标?”
这个推测让所有人不寒而栗。
“立刻计算这些节点信号到达地球的时间差,尝试反推信号源的大致距离!”地质学家提出建议,“如果它们是自然天体或位于太阳系内,距离不会太远。如果是……”
计算结果很快出来,再次震惊了所有人:根据信号传播速度(光速)和微小的时间差校正,这些信号源的最近距离,也远超柯伊伯带,位于奥尔特云外侧,甚至可能介于恒星际空间!
“它们……在太阳系之外?!”一位天体物理学家失声惊呼,“这怎么可能?什么样的文明,能在太阳系外建立如此庞大的网络,并精准地监控甚至影响地球?”
“也许不是‘建立’,”林凡回想起“蓝鲸”提到的“守护者文明”和“虚空熵潮”,一个更惊人的想法浮现,“也许是……更古老的、可能已经消亡的星际文明留下的‘遗产’或‘观测站’网络?‘织网’协议,是这套遗产的‘管理员程序’?”
这个猜想将“织网”的威胁等级提升到了一个难以想象的高度。人类面对的,可能是一个远古星际文明的自动化遗产管理系统的“清理”程序!
“重点分析信号网络与地球的互动模式!”林凡压下心中的震撼,下令道,“特别是那两个节点群连线交汇于地球的区域,有没有特殊的地质、能量或历史异常?”
就在此时,文史组传来了新的破译结果。他们在一卷源自玛雅文明的、记载于某种奇异金属箔片上的残破典籍中,找到了类似的描述:“……星辰如网,笼罩四野。天命之线,汇聚于‘希巴尔巴’(Xibalba,意为恐惧之地,亦指地下世界)之心。当‘双生蛇杖’倒悬,命运之扉将启……”
“星辰如网”、“天命之线汇聚于地下世界之心”、“双生蛇杖倒悬”……这些描述,与深空信号网络、地球焦点、以及“倒悬星塔”的意象,几乎完美对应!
“希巴尔巴……玛雅神话中的地下世界……”林凡喃喃道,“难道‘地下海与心脏’,指的就是玛雅传说中位于中美洲地下的‘希巴尔巴’?那个‘心脏’,就是‘希巴尔巴之心’?”
线索的拼图,正在将天文发现与地球上的古老传说和地质特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东海线:基因暗流的源头与“净化”的脉搏
东海指挥中心,对基因武器激活信号的追踪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张浩团队通过大规模数据关联分析,结合林凡远程共享的关于地磁场扰动与激活信号关联的洞察,锁定了一个极其隐秘的信号发射模式。
“激活信号不是连续发射的,而是利用全球性地磁场的固有微弱波动作为载体,进行‘寄生式’调制传输!”张浩指着频谱分析图,“信号源不是固定的发射塔,而是多个分布在全球不同地磁异常区的地下装置,它们像‘心脏起搏器’一样,按照某种复杂的时序,向地磁场注入特定的极低频调制信号,这些信号会随着地磁场变化传播全球,激活潜伏的‘达尔文序列’!”
“能找到这些地下装置的准确位置吗?”山猫急问。
“很难!它们深度极大,信号极其微弱,且与自然地磁活动混杂在一起。”技术员摇头,“但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激活事件的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反推这些‘起搏器’的可能活动周期和大致区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