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 —— 《劝学诗》
纯白、绝对隔音的个人空间内,时间仿佛失去了流速。李婉晴直接屏蔽了所有外部通讯请求,将【张起灵的笔记(残页)】小心地置于高精度全息扫描仪下。柔和的光线划过泛黄纸页上每一道墨迹与磨损的边缘,将其转化为奔腾的数据流,涌入她面前悬浮的多个光屏。
她的眼眸倒映着飞速滚动的代码、结构图和那些力透纸背的古老汉字,大脑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着,如同最精密的仪器,剥离表象,探寻内核。
首先吸引她的是关于云顶天宫部分终极机关的记载。并非想象中的玄奥符咒或超自然力,而是严谨得近乎冷酷的物理描述与信息编码逻辑。
“‘青铜兽活动区间受地脉低频共振波调控…特定频率声波可形成局部干涉场,导致其行动逻辑紊乱或进入低功耗待机状态…’”她低声念出笔记片段,指尖轻点,调出之前在青铜门记录下的声波频谱图进行比对。“果然,所谓的‘鬼哨’,本质是一种精准的频率密钥。张家世代守护的,并非神力,而是一套极其先进、伪装成巫傩文化的…科技防御体系。”
她迅速将【青铜铃铛】接入分析仪,模拟不同摇动方式产生的声波。数据反馈证实了她的猜想,铃铛发出的特定谐波,确实能与笔记中描述的几种基础共振模式耦合,对依赖类似原理的探测或防御机制产生干扰。
【李婉晴:计算+1,分析+1。对“异常现象”的解析能力提升。】
但这仅仅是开胃菜。真正让她背脊窜上一股寒意的,是笔记末尾那段字迹略显潦草,仿佛记录者心绪不宁的模糊记载:
“……记忆并非不可移植,信息即存在。当一个人的全部信息被复制、覆盖…谁才是‘原初’?谁才是‘替代’?轮回…或许并非灵魂转生,而是…信息的清除与再写入?实验体‘K-7’出现严重排异与认知紊乱,最终信息结构崩解…警告:此路径接近‘存在’禁忌……”
“记忆移植…存在替代…信息层面的轮回…”李婉晴喃喃自语,每一个词都像重锤敲击在她的认知壁垒上。
她猛地调出刚刚初步解密的【信息核心·轮回之秘(伪)】。核心数据庞大而混乱,像是某种未完成的实验记录备份。她强行集中精神,在破碎的信息流中搜寻关键词:
“……意识数据化采集协议V3.1…人格基质稳定性阈值…信息覆盖成功率低于0.7%…副作用:记忆碎片化、认知失调、现实感丧失…‘残响’现象频发…”
“残响!”李婉晴瞳孔骤缩。地下河中那个转瞬即逝的、酷似林洛书的残影,瞬间浮现在脑海。那不是幻觉,也不是鬼魂,极有可能是…信息覆盖失败或残留造成的“数据幽灵”?是林洛书原本的意识信息碎片,尚未被完全清除或覆盖,在特定环境(如信息核心影响范围内)下的短暂显现?
一个可怕的推论逐渐在她脑中成型:
学园,这个超越理解的存在,其运作的核心机制之一,可能就是“信息操作”。所谓的影视副本,不仅是训练场,更是一个庞大的、残酷的实验室。它们采集学员的意识数据,进行复制、修改、覆盖甚至…清除重置!
“轮回”并非让灵魂转世,而是将旧有的意识数据格式化,再写入新的、或许经过“优化”或“调整”的人格信息?那些在副本中“死亡”后被判定“回归”的学员,有多少是真正回归,又有多少…是被悄无声息地“覆盖”了?
林洛书的失踪,绝非简单的事故。他很可能在之前的某个副本中,触及了学园这项核心禁忌,要么成为了实验体,要么…他的意识信息在对抗中被部分捕获、研究,乃至试图被“覆盖”!
那沈啸天苦苦追寻的,究竟是什么?是一个完整的“人”,还是一段即将被抹去或已被篡改的“数据”?
李婉晴感到一阵冰冷的战栗。这不再是单纯的生存挑战,这是对“自我”存在根基的威胁。如果意识可以被随意复制、覆盖,那么“我”之所以为“我”的独特性何在?生命的尊严与意义又何在?
她回想起与沈啸天在洞穴中的短暂交流。他那份基于战友情的执着与担忧,在此刻的她看来,充满了信息不对称下的…悲壮与无力。告诉他真相?不,这只会引发不可控的混乱,甚至可能打草惊蛇,让她自己也暴露在学园的“清理”名单上。
【李婉晴:智力+1。触及“信息存在论”基础概念。状态更新:【深入迷雾】→【触及核心边缘】。理智-1(认知冲击带来的短暂混乱与寒意)。】
她强行压下翻涌的心绪,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而冰冷。恐惧无用,情感是奢侈品。现在最重要的是利用这些信息,武装自己,活下去,然后…揭开更多的真相。
她将笔记残页与信息核心中关于“记忆移植”和“信息覆盖”的关键数据碎片进行交叉验证和逻辑链接,尝试构建一个初步的理论模型。这个过程消耗巨大,太阳穴传来阵阵刺痛,但她毫不停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